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院訊第176期

總院長的話 Taipei City Hospital 雙月刊 176 No. 追求卓越 邁向「醫中化」社區醫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出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發行人:璩大成/主編:公關中心 院址:臺北市大同區鄭州路145號/客服中心及客訴專線:1999轉888 中華民國112年1月 健康守護神 推廣吞嚥識能 照護手冊圖解技巧 強化教學研究 培育醫界新一代人才 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促進家庭溝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照顧市民健康 守護弱勢族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總院長的話 北市聯醫將以「醫學中心等級的社區醫院」為努力目標,除秉持傳統,持 續走入社區,更追求醫療水準再升級,守護臺北城。 新年復始,兔來運轉!經歷COVIID-19 疫情漫長的艱困時期,終於迎來解封的曙 光,也特別感謝同仁們在春節期間值勤服 務市民。展望新的一年,期許大家以「醫 中化」為目標,同時秉持北市聯醫優良 的傳統,持續走入社區,提供民眾具有 高度、深度及溫度的醫療服務。 ▍強化醫療服務優先 醫療是醫院的本業,因此,我們以 「醫學中心等級的社區醫院」為努力目 標,希望醫療水準要達到全國最佳,甚 至領先的程度。眼前我們先務實在人才、 儀器與研究的發展,而不在評鑑等級上 耗費大家的心力,希望各位夥伴專心投 入對病人的服務。 醫學中心能做的事,北市聯醫也要做 得到!透過「雙向轉診」,由醫學中心轉 入本院的案例,有85%以上的診斷及治療 方式,都是我們原來就提供的服務,我們 也分析平日前十大收治的疾病,幾乎和醫 學中心一樣。因此我們將持續招募最優秀 的醫師,做最尖端的治療,提供民眾醫學 中心等級的醫療服務。 ▍不忘本持續走入社區 同時,北市聯醫不能忘本,「非常願 意走入社區」是我們優良的傳統,在我們 當住院醫師年輕時就是如此,在前總院長 黃勝堅帶領下更加發揚光大。民眾來不了, 我們就走出去,車子到達不了的地方就走 路,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就爬樓梯,越是這 追求卓越 邁向「醫中化」社區醫院 璩大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一起考量,甚至結合生物科技園區,建構 「健康生醫廊道」。例如忠孝院區可結合 南港軟體園區、中研院資源;而在此次出 借為檢疫所的救國團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希望日後能持續發揮功能,由陽明、中興 兩個院區共同支援,串連北投士林科技園 區,加上東區與西區醫療資源,由北市聯 醫持續承擔臺北市民健康守護者的角色。 ▍提升福利從寬從優 全院同仁的福利,更是我們最重視、 不斷加強及努力的部分,我們各級主管會 快速且忠實的反映基層同仁需要的協助與 福利。我們已務實的分析醫院收支狀況, 將強化各院區經營的權限,在獎勵金給付 上賦予各院區更大的權限,對於服務量大 且人力吃緊的單位、最辛苦的同仁,在福 利與給付上一定從寬從優,讓同仁至少能 得到公平的給付,也盼吸引更多有志一同 的夥伴加入北市聯醫團隊,減輕同仁照顧 顧客和病人的辛勞。 新的一年,面對的是逐漸退去的疫 情,除了感謝各位夥伴的辛苦,我們也將 盡快恢復院內同仁的健康活動。有被照顧 得很好的工作夥伴,才會有被照顧得很好 的病人及顧客! 樣的地方,民眾就醫越困難,就越需要我 們走出去幫忙。 我們要發揮北市聯醫「苦民所苦、尊 重包容」的精神,提供完善的出院準備、 居家醫療、長照資源、安寧療護,「出居 長安」一條龍式的服務,「由終而始、將 心比心」地照顧每個需要關懷的病人及家 屬。我們更會將過去的經驗加以分析及回 顧,找出有需要的民眾和有效益的方法, 精進再出發。 ▍擴充院區服務量能 聯醫現在是把空間及人力用到極致, 若有疫災或震災突然降臨時沒有餘裕應 戰,陷入措手不及的狀態。但為了給市民 更美好的將來,我們有一個宏遠的30年精 實計畫。聯醫各院區歷史都很悠久,中興 院區前身為赤十字病院,是臺灣第一所教 學醫院所在地,和平院區前身是臺北陸軍 醫院,我們規劃在現址附近覓地重建,納 入防災防疫空間,因應未來可能的突發災 情或疫情,在空間上要擴大腹地,為臺北 市的未來預做準備。 我們更提出健康導向HOD(Health Oriented Design)的都市計畫,未來規劃 新院區大樓時,會將周邊生態與居住環境 期許同仁以「醫中化」為目標,同時秉持北市聯醫優良的傳統, 持續走入社區,提供民眾具有高度、深度及溫度的醫療服務。 01

福兔報喜! 榮耀時刻! 本院通過 2022 年國家品質標章 各院區精進醫療品質獲獎肯定 院區 主題 中興 長者藥健康甲子園計畫 中興 照顧社區弱勢族群的全方位整合醫學照護病房 和平婦幼 精準營養,母庫捐乳點滴呵護 和平婦幼 藥師來把關,兒童藥心安∼提供全方位小兒藥事照護服務 仁愛 兒童健康元宇宙∼全時全境全方位的全人照護 仁愛 捲起衣袖,齊心抗疫∼中大型疫苗接種站之仁愛經驗 忠孝 以安寧心陪伴∼美好善終、無憾人生 陽明 社區衛教從「中」學,居家照護「醫」起來-中西整合的全人照護模式 松德 精神科專科醫院面對COVID之精進與策略-從檢疫隔離到與疫病共存 院本部 就在你身邊-建置以家庭責任心理師為基礎的社區心理衛生服務 ※共計10組,通過率91% 陽明院區藥劑科藥安圈 榮獲∼臺灣醫療品質協會 2022年品質改善成果發表競賽「進階組銅品獎」 中興院區藥劑科 榮獲∼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2022年台灣持續改善競賽「精實改善精英獎潛力獎」 忠孝院區 榮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2022年國家醫療品質獎「持續品質改善15年獎」 和平婦幼院區加護病房TACO圈 榮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2022年國家醫療品質獎「主題類自主改善組潛力獎」

01 追求卓越 邁向「醫中化」社區醫院 04 推廣吞嚥識能 照護手冊圖解技巧 06 強化教學研究 培育醫界新一代人才 08 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促進家庭溝通 健康守護神 總院長的話 CONTENTS 健康 e 寶箱 10 近視不會老花?破解網路傳言 12 刺癢像蟲爬 不寧腿讓人睡不著 14 一年狂掉 20 公斤體重 認識食道遲緩不能症 16 長新冠皮膚癢 中醫換膚方 3.0 緩解 18 搭飛機就頭暈 竟是這裡在作崇 20 寶寶難過但不說 從便便看健康 22 溫泉魚吃腳皮 慎防感染風險 24 小兒常見病毒 症狀快速判讀 26 打開潘朵拉盒子 看完電影竟憂鬱 e 34 111 年 9~11 月捐款收支徵信芳名錄 35 免費接駁車班車時刻表 知識宅急便 28 中醫專欄 酷酷嗽咳不停 中醫保健錦囊報你知 30 藥物專欄 從中藥角度 看腎臟病用藥安全 32 營養專欄 春節零食聰明選 不怕肥胖來拜年 36 醫星醫心 鍾稟彥 林月屏 白裕銘 劉蓁 柯申 37 民眾謝函 佳話佈告欄 訊息廣播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Taipei City Hospital 雙月刊 No.176 目錄

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守護神 為推廣咀嚼吞嚥識能,北市聯醫吞嚥團隊籌畫近一年的 時間,出版「咀嚼吞嚥障礙照護手冊」,透過淺顯文字 與手繪操作圖示,提供照護技巧,協助更多患者擁有舒 適尊嚴、無管一生的權利。 李雅玲 主任 引起咀嚼吞嚥障礙原因眾多,北市 聯醫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表示,身體自 然老化、口腔問題、退化性疾病、頭頸部 外傷、急性腦中風等,皆有可能導致吞嚥 障礙。其中腦中風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前四 名多年,即便挽回生命,後續身體失能 問題,才是病人及家屬面臨的最大挑戰。 ▍鼻胃管進食 不會降低死亡率 根據研究,約有29%至64%的中風 患者會面臨咀嚼吞嚥障礙問題,因此中風 患者術後常見安置鼻胃管進食。李部主 任進一步說明,許多研究建議,使用鼻 胃管餵食僅推薦短期使用,並不適合長 期安置,因其帶來的負面影響甚鉅,如: 患者感到不適、憂鬱、憤怒、自尊受損等 心理問題;食慾降低、胃食道逆流、感 染及褥瘡等生理問題;或因自拔、約束, 而與照顧者產生矛盾爭執等。 研究逐漸證實,透過鼻胃管進食, 並無法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不會降 低死亡率。臨床上經常發現,多數患者, 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未能拿下鼻胃管、 無法再經由味蕾品嚐到任何食物的味道。 撰 稿 者 李雅玲|松德院區副院長暨口腔醫學部主任 照護手冊圖解技巧 推廣吞嚥識能

5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透過鼻胃管進食,無法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也不會降低死 亡率。鼻胃管餵食僅推薦短期使用,並不適合長期安置。 ▍吞嚥訓練 有助移除鼻胃管 北市聯醫在2018年成立跨領域咀嚼 吞嚥團隊,除提供咀嚼吞嚥障礙者醫療 服務,更持續呼籲大眾更加關注咀嚼吞 嚥障礙的議題。服務至今,累積篩檢超 過4,000位患者,2,600多位咀嚼吞嚥障 礙患者曾接受服務,其中有56%的患者 使用鼻胃管進食,並有400餘人成功移 除鼻胃管(鼻胃管移除率達30%)。 為推廣咀嚼吞嚥識能,吞嚥團隊籌 畫近一年的時間,出版「咀嚼吞嚥障礙照 護手冊」,透過淺顯文字與全新手繪操 作圖示,呈現常見咀嚼吞嚥障礙篩檢工 具、照護技巧、疑問迷思、就診資訊等, 多國語言(日文、印尼語、越南語)持續 翻譯中!希望能藉此持續推廣吞嚥識能, 讓民眾能盡早預防或減緩咀嚼吞嚥障礙 的發生,也能協助更多面臨咀嚼吞嚥障 礙問題的家庭,讓更多人得以擁有舒適 尊嚴、無管一生的權利。 ▍好吞湯圓 調整質地安心吃 湯圓對老人家或有咀嚼吞嚥障礙的 患者來說,是難吞的食物,過去也有國內 外案例是因吞食湯圓(或麻糬類食物), 造成氣管口梗塞甚至無法呼吸。因此, 咀嚼吞嚥團隊特別設計「六福小湯圓」, 除運用多元食材的顏色增加視覺感、提 高食慾,並調整湯圓質地,並運用模型 盒讓湯圓維持一致的適口大小,讓患者 好咀嚼、好吞嚥、吃得更安全。 「六福小湯圓」除使用機器攪打後 調整蔬菜類之粗纖維,改善食材不易咀嚼 的狀況,並選用六種不同色彩的天然食 材,包括紫心地瓜、南瓜、深綠色青菜、 胡蘿蔔及黑白木耳,以增加類胡蘿蔔素、 多元植化素及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攝取。 同時湯底還加入核桃與鮮奶,以核桃特有 的香氣及乳品的甜味來取代糖水,不僅提 高蛋白質和鈣質,更增添好油脂的攝取, 達到營養加倍、色香味俱全。 ▲ 北市聯醫吞嚥團隊籌畫近一年的時間,出版「咀 嚼吞嚥障礙照護手冊」,藉此持續推廣吞嚥識 能。 ▲ 六福小湯圓選用不同色彩的天然食材,並調整質 地,讓患者好咀嚼、好吞嚥、吃得更安全。

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守護神 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為一體兩面,北市聯醫教學研究部扮 演堅強的行政後盾,盼能提供更好同仁在教學研究的服 務,加速相關作業流程,增進教學研究質量,培育更多醫 界人才。 強化教學研究 培育醫界新一代人才 受 訪 者 黃名琪|教學研究部主任暨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 黃名琪 主任 璩總院長去年上任時,將「培養新 一代人才」列為北市聯醫三大目標之一, 尤其要做好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可說 是一體兩面。新任的教學研究部主任黃 名琪期許教研部扮演堅強而溫暖的後盾, 在行政流程全力輔佐,並提供各類培育機 會,打造北市聯醫成為醫界的人才搖籃。 ▍有教學研究 醫院才有願景 北市聯醫教學研究部統籌領域龐 雜,工作內容多如牛毛,共有五組,分 別為教育訓練、研究發展、國際合作、 產業發展以及圖書館組,每組又因執掌 工作內容又有任務細分,處理相關的行 政庶務。以教育訓練組來說,協助各職 類、各學生層級的教學與訓練,以及與 許多學校的合作;研究發展組協助同仁 研究計畫投稿與執行、資料分析、論文 寫作等作業流程;國際合作組規劃同仁 出國參訪、進修或是國外專業人士來訪; 產業發展組則為院方研發的產品申請智 慧財產權及專利;圖書館組負責管理論 文、出版北市醫誌、提供同仁書籍及網 路資源。

7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醫院要好的有教學研究,才有未來性,也才能吸引更多人才,爭 取更大的話語權,進而提升服務社會的量能。 黃主任表示,醫院要長遠發展,如 果沒有教學研究,根本是「空殼子」,會 缺乏理想性,要有願景才有未來性,也才 能吸引更多人才,爭取更大的話語權,進 而提升服務社會的量能。總院長的理想是 top-down,採取由上而下的策略,針對 聯醫的需求,委重任給有意進修的同仁, 讓他們找出解決方案後,回到聯醫貢獻 所學。另一方面,部內也不忽略bottomup(由下而上),兼顧同仁個人的研究 志趣發展,給予聯醫新的刺激。整體上 是雙管齊下,共同支持聯醫永續發展。 ▍服務與教學研究相輔相成 以黃主任的專長成癮防治醫學來說, 需要有長期的培育計畫,聯醫和醫學中心 不同之處在於定位為公立社區醫院,肩負 公共衛生使命,因此特別著重貼近社區, 增進這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例如安寧照 護、居家醫療、長照等,以服務為導向。 目前松德院區成癮科已培育全國約1/3的 次專科醫師。黃主任說,「強化服務內 容,可以帶動教學,吸引更多實習生, 兩者相輔相成。」在教學相長之下,也 會帶動研究,再回饋到教學上,豐富教 學內涵,而反饋服務品質之精進。 黃主任提到,研究是「很苦」的過 程,需要一股「傻勁」。院方祭出優渥獎 勵,鼓勵同仁進修及發表論文,但工作 時間畢竟是現實的,常需利用下班時間 做,日後在醫療服務與教學研究時數上, 或許可朝適當分配的方向去規劃。 「如果沒有教學研究,就沒有培育 人才的可能性,機構也無法進步。在社會 上缺乏認同,在機構工作的人員,將缺乏 榮譽感與使命感。」黃主任希望教研部能 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同仁無後顧之憂, 同時會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讓北市聯醫 走向國際,不侷限於亞洲。 ▲ 教學研究與醫療服務是一體兩面,有紮實的教學研究,可吸引更多人才,醫院才能永續發展。

8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守護神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108年1月 上路,已屆滿4年,全臺簽署人數累計 4萬3,718人,簽署人數比率仍低。北市 聯醫社會工作室主任楊君宜分析,簽署率 低的原因可分兩方面:在民眾端,多數人 對於失能或死亡議題的討論動機低,除非 親友實際遭遇;而且《病主法》須透過 預立醫療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執行,諮商費用上千元,對民眾 來說,是一筆不會優先支付的費用。在 醫療端,諮商團隊需要有醫師、護理師 及社工師/心理師,組成成本高,再加 上諮商時間、必備技巧以及醫療團隊對 於死亡的概念與態度,都會影響醫療單 位對該政策的推動。 ▍團體模式 提升諮商效益 北市聯醫有感於長照時代,老年失 能人口增加、生命尊嚴議題,隨之而來 的醫療費用負擔,都需要被喚起及重視, 除加強安寧緩和照顧,並積極推動《病 主法》,希望保障民眾醫療自主權。預 立醫療照護諮商為法定程序,需要人力 與時間的投入,屬於醫院的高成本業務, 因而發展出「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模式。 北市聯醫從與社福單位合作開始, 因應有相似背景的一群人,共同完成生 長照時代需要積極推動醫療自主,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的創建,盼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號召更多醫療團隊投入《病 主法》的推動,提供最符合個人價值的照顧。 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促進家庭溝通 受 訪 者 楊君宜|社會工作室主任 楊君宜 主任

9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應將促進家庭諮商溝通的精神做為核心目 標,不能忽略諮商價值與重要性。 命自主的決定。北市聯醫整合院內各單 位,創建團體執行方式,由醫師與護理 師共同說明《病主法》的臨床情境,再 分組諮商,以家庭為單位,由社工師/ 心理師帶領家庭探討個人價值及生命態 度,並了解《病主法》的內涵與意義後, 再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 ▍醫療自主 彰顯生命尊嚴 北市聯醫每年協助約2千個家庭完 成諮商,透過諮商過程,協助家庭討論 生死的議題、身後事的安排,在專業人 員引導下,讓家人之間了解彼此的想法, 每個家庭的生命故事都令人感動。曾有一 位只剩眼睛會轉動的漸凍人與家人一起 諮商,在諮商過程中,兒子想起18歲那 年陪媽媽開車送爸爸就醫,一到醫院,他 背著爸爸衝入急診,媽媽去停車,當時醫 師連等候停車的時間都沒有,告訴他「沒 時間了,要立即做決定。」爸爸當次插管 後就成了家人照顧的負擔,這位人生正起 飛的年輕人說出的話,是家人永遠不敢去 碰觸的傷痕,參與諮商的媽媽與家人哭 成一團後緊緊相擁。對於諮商團隊成員 來說,家庭在諮商過程表達出來的情緒, 是最寶貴的生命課程。 楊主任認為,在長照需求日漸增長 的時代,醫療自主的概念需要被積極推 動,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創建,希望 能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讓更多醫療團隊願 意投入《病主法》的推動,不只搭起病人 及家屬間的溝通橋樑,對生死議題有更深 入的討論,讓所有人都能依自己想要方式 來獲得照顧,也可協助醫療團隊更了解病 人的想法,提供最符合個人價值的照顧。 楊主任說,「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 商應將促進家庭諮商溝通的精神做為核 心目標,不能忽略諮商價值與重要性。」 否則,只是將人聚集完成書面簽署,失 去表達自我生命價值及體驗家人溝通交 流的機會。但團體諮商適用於心智及表達 能力好、對健康狀況未雨綢繆規劃的意願 人或具同質性的病友團體等,對於語言 和意願表達需較多時間的對象,如漸凍 人、失智症者、精神疾患者等均不適用, 仍需做一對一的家庭諮商。 ▲ 團體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希望用更有效率的方式, 讓更多醫療團隊願意投入《病主法》的推動。(圖 片提供/社會工作室)

10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通常年過 40,會慢慢出現老花眼症狀,看近物不清楚。 但現代人因長時間近距離使用 3C 產品,造成老花有年輕 化趨勢,如果同時有近視,眼鏡該怎麼配呢? 近視不會老花? 周惟誼 醫師 破解網路傳言 有人說,「年輕近視,以後不會老 花」,這種說法有醫學根據嗎?眼科醫師 解答:老花眼是老化正常現象,只是每個 人出現的時間不一樣,不會因為近視就 不會老花。但,如果近視度數和老花度 數差不多,確實可以看清楚近物,也就 是民間流傳「近視可抵消老花」的原因。 ▍近視、老花度數可抵消 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周惟誼說明, 近視是眼球屈光過大或眼周增長,看不清 楚遠距離的事物;老花眼則是因年紀增 長,睫狀肌與水晶體的調節力變差,因而 看不清楚近距離的東西。所以,近視的人 還是會老花,只是當兩者度數差不多時, 受 訪 者 周惟誼|中興院區眼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四上午/週五下午

11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老花眼是因年紀增長,睫狀肌與水晶體的調節力變差,看不清 楚近物。如果近視和老花度數差不多,看近就不會模糊。 中˙興˙院˙區 看近就不會模糊。然而,老花度數會隨 年紀增加,而近視到20歲左右就趨穩定, 因此若老花加深,看近物仍會吃力。 常見有老花眼的人會把眼鏡推上額 頭或挪低一點,瞇著眼看近物。周醫師 說,如果近視不深,如200、300度,這 個做法確實可以;但若是600度以上高 度近視,愈想努力聚焦看近物,眼睛會 愈吃力,容易眼球乾澀疲勞、眼周肌肉 緊繃不適,此外,也可能因為常皺眉頭 及瞇眼睛,加深臉部及眼周皺紋。 ▍高度近視的因應方式 高度近視又老花的人該如何因應? 建議配戴「漸進多焦眼鏡」,鏡片上方看 遠,往下慢慢增加看近的度數,戴一副 眼鏡,遠中近的距離都能看清楚。有些 人戴多焦鏡片不太適應,則可考慮眼鏡 不要配足度數,例如近視1000度只配到 800度,犧牲一點看遠的清晰度,退而求 其次,讓看近物的聚焦會好一點。 不想戴眼鏡,可選擇戴隱形眼鏡, 市面上已有多焦點隱形眼鏡。若是有老 花,又有一定程度的白內障,經醫師評 估,可考慮開白內障手術,如此可一併處 理老花問題,可選擇延伸焦段或多焦點的 人工水晶體,或是單焦點的人工水晶體, 但保留一些近視度數。此外,俗稱的「老 花雷射」手術,透過雷射改變角膜屈光 度,一般做法是讓一隻眼看近、另一隻 眼看遠,搭配起來就可擺脫眼鏡。 ▍遠視又老花也該配鏡 至於遠視又老花,又該怎麼辦?周 醫師說,遠視眼的人年輕時視力很好, 不需戴眼鏡,但40、50歲後會慢慢出現 老花,由於這群人不習慣或排斥戴眼鏡, 初期老花不太嚴重時,會把手機或書拿 遠一點看,就清楚了。但隨著老花度數 增加,仍建議配鏡。 周醫師表示,近年來因3C產品盛 行,民眾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頻繁,有些 人甚至不到40歲就老花,難免會有晴天 霹靂的感覺。其實,老花眼是眼科中的 輕症,現在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看清楚, 要學習接受身體的狀態,積極接受治療。 要提醒的是,若眼鏡怎麼配都不清 楚,除了要懷疑是老花,也可能是其他因 素,建議到眼科門診檢查。如果視力正 常,只是看近不清楚,通常是老花。如果 視力有問題,須進一步檢查有無白內障、 青光眼、黃斑部等問題,造成視力減退。 ▲ 老花眼是因睫狀肌與水晶體隨年紀增長,調節力 逐漸變差,導致近距離閱讀困難。

1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很多人沒聽過「不寧腿症候群」這個疾病,它卻是引發 睡眠障礙的常見原因之一。因腿部不舒服,患者忍不住 想一直動,晚上又比白天厲害,嚴重干擾生活。 像蟲爬 陳珮昀 醫師 不寧腿讓人睡不著 「抖腳」是個很正常的動作,但如 果忍不住要一直抖,可能要懷疑是疾病 造成。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珮 昀指出,「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RLS)」是一個常見但時常沒 被正確診斷的疾病,也是睡眠障礙的重 要原因之一,對病人的生活品質有嚴重 影響。民眾如有睡眠障礙,請留意有無 不寧腿症狀,及早就醫診斷並接受治療。 ▍忍不住想動腿的衝動 RLS的典型症狀為小腿肚有刺刺麻 麻像螞蟻在爬的感覺,休息時較嚴重, 有衝動會想要動一動比較舒服,尤其在 夜晚或即將入睡時最易發生,病人必須 移動或摩擦腿部才能減緩症狀。通常發 生在單側或雙下肢,上肢也可能受影響。 RLS的整體盛行率約5%至15%, 長者與女性較多,約30%至60%會自然 緩解,有家族病史或年紀大才發病者較容 易成為慢性症狀。陳醫師說,許多研究 顯示,RLS可能是腦中的多巴胺功能異 常所致。RLS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的RLS發作年齡較輕,疾病進展 較慢,有強烈的遺傳成分存在。繼發性 RLS常合併其他身體狀況與多重疾病, 如懷孕、缺鐵、尿毒症、藥物、脊髓或 周邊神經病變等。 如何檢測有不寧腿症?主要觀察4 項指標:腿部一直有想要動的感覺、休 息時比較嚴重、動一動會比較好、晚上 比白天嚴重,同時還要排除其他因素可 能造成的不適,才能診斷為不寧腿症。 受 訪 者 陳珮昀|仁愛院區神經內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五上午/週二、四下午 刺癢

13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不寧腿症候群的典型症狀為小腿像有螞蟻在爬,休息時較嚴重, 尤其在夜晚或即將入睡時最易發生,動一動會較為舒服。 仁˙愛˙院˙區 ▍不寧腿症候群診斷準則 根據國際不寧腿症候群研究團體(IRLSSG)的標準,必須對下列4個問題有正向答 案,才能診斷為不寧腿症候群。 □ 1. 坐下或躺下時,是否會或有時會一再感覺到腿部有不舒服或不適的感覺? □ 2. 坐下或躺下時,是否會或有時會一再有想要移動腿的需求或衝動? □ 3. 當這些不適感或想動的衝動出現時,在休息狀態(坐著或躺下)時,是否 會比在活動或走動時感覺更嚴重? □ 4. 相較於白天,這些不適感或移動的衝動,是否在傍晚或晚上時更嚴重? ▍失眠比率高 白天疲累 約有50%至85%的RLS患者有失 眠困擾,症狀包括入睡困難、易醒、無 法維持睡眠。RLS常伴隨有「週期性腿 動症」,腿部在固定週期內(如間隔15 至20秒)不自主地重覆抽動,且發生在 睡眠期間。病人不但因不寧腿症而入睡 困難,即使入睡,也會因為腿不停抖動, 而無法進入深度睡眠,導致白天精神不 濟、疲累嗜睡。 陳醫師表示,RLS的治療可分為非 藥物治療,如調整睡眠習慣、避免飲酒或 是攝取咖啡因、認知行為治療、電刺激、 泡熱水、按摩等,以及藥物治療。繼發 性的RLS會先處理可逆的原因,像有些 人補鐵或是分娩之後,症狀就會改善。 原發性RLS的藥物治療包括給予鎮靜劑、 多巴胺類的藥物、抗癲癇藥、類鴉片藥 物等。 少數病人用藥治療後會產生增強作 用,症狀提早發生,嚴重度也增加,不 適感從腿部擴散到上肢或身體其他部位, 使得藥劑要跟著增加,如此會陷入惡性循 環。因此醫師用藥須從最小劑量開始慢慢 加,直至病人症狀穩定就不要再增加劑 量,避免產生治療的併發症。陳醫師說, RLS常是終身疾病,如果是原發性不寧 腿,須長期用藥控制,病人也要學習與 疾病和平共處。 ▲ 不寧腿症候群常伴隨有週期性腿動症,導致病人 無法進入深度睡眠,白天往往精神不濟。(圖片 提供/陳珮昀醫師)

1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什麼是「食道遲緩不能症」?不分男女或年紀都可能發 生,主要發生在 30 到 50 歲的患者,因吞嚥產生困難, 會導致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 一年狂掉 20 公斤體重 李熹昌 醫師 認識食道遲緩不能症 30歲的吳先生,一年來覺得吃東西 時吞嚥困難,需要喝大量的水幫助吞嚥, 體重也減輕20公斤,因此前往北市聯醫 仁愛院區消化內科求診。醫師詢問吳先 生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並做了詳細 身體檢查之後,安排X光檢查,發現嚴 重食道擴張,後經胃鏡、電腦斷層檢查, 診斷為「食道遲緩不能症」,最後經內 視鏡肌肉切開術(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治療,飲食漸漸恢復 正常。 ▍漸進式吞嚥困難 營養不良 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熹昌 指出,根據研究,食道遲緩不能症每年 發生率約為每10萬人口中只有1至2人。 此疾病可能發生於男性或女性,任何年紀 都可能發生,不過大部分主要發生在30 撰 稿 者 李熹昌|仁愛院區消化內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五上午/週四下午 down

15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食道遲緩不能症以漸進式的吞嚥困難表現為主,其他症狀包含 胸痛、胃酸逆流、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等。 仁˙愛˙院˙區 ▍微創內視鏡手術 復原快速 李醫師表示,治療食道遲緩不能症 的方法分為兩類:保守治療與外科手術。 ● 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局部肉毒桿 菌注射及氣球擴張術等。氣球擴張術效 果較明顯,但有食道破裂的風險,大多 數的病人常常復發,需要接受多次的擴 張治療。 ● 外科手術治療:直接對食道下端的括 約肌進行切開,提供明顯而持久的效 果,但因為食道下端括約肌的整層切 開,手術中需要同時執行胃底摺疊術 (fundoplication),否則患者術後會 有嚴重的胃食道逆流現象。 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是近幾年來 新發展的一種微創內視鏡手術。將內視鏡 伸到食道處,在內視鏡導引下,利用特殊 的內視鏡手術刀,在食道黏膜下層做一通 道直達胃部賁門,之後在通道內進行食 道下端括約肌的切開,達到外科手術的 效果,手術時間約1至2小時,具有沒 有傷口、復原快速、禁食時間短等優點。 ▲ 診斷為「食道遲緩不能症」的病人,在接受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治療之後,飲食逐漸恢復正常。(圖片提供/ 李熹昌醫師) 到50歲的患者。臨床症狀以漸進式的吞嚥困難表現為主,其他症狀包含胸痛、胃酸逆 流、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等。從有症狀到確定診斷,平均約2年時間。 執行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前(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左圖) 及術後(右圖)的胸部X光檢查,顯示病人的食道擴張情形有明顯改善(箭頭所指的 位置為食道)。

1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新冠病毒會侵犯肺部,對皮膚 也會有相當程度的傷害。不少皮膚病已穩定的病人,得 到新冠肺炎後,搔癢不適感又加重,中醫可協助緩解。 謝旭東 醫師 陳小姐54歲,過去有蕁麻疹病史, 狀況穩定不需服藥,直到今年得新冠肺炎 後,咳嗽及呼吸道症狀雖改善,但沒幾天 開始皮膚搔癢,冒出一小塊突起,至皮膚 科就診後診斷為蕁麻疹復發。此次復發 比以往嚴重,因此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 區中醫科就診。醫師發現陳小姐不只皮 膚搔癢,本身還有更年期導致的晚上潮 熱盜汗,加重蕁麻疹狀況,因此給予「換 膚方3.0」一天一次,並搭配科學中藥「甘 露消毒丹」治療。陳小姐服藥後第一周, 雖晚上有發作蕁麻疹,但可隨即入眠, 治療4個月後皮膚穩定,已轉為治療更 年期的不適感。 ▍肺主皮毛 中藥調節免疫 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 示,長新冠指的是得了新冠肺炎後,患者 在從急性疾病中恢復後可能會出現各種 症狀,除了常見的咳嗽、胸悶、疲勞之 外,還可能出現皮膚搔癢、嗅味覺異常、 頭暈頭痛、食慾不振、失眠、聲音嘶啞 等症狀。門診所見不少皮膚病已穩定的 患者,因得到新冠肺炎後,搔癢不適感 又加重,此時中醫能協助改善不適。 謝醫師說,新冠肺炎除了對肺部會 有影響,還會侵犯免疫系統,即使症狀 消失仍不可掉以輕心,雖然此時沒有傳 撰 稿 者 謝旭東|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二、三、五、六上午 中醫換膚方 3.0 緩解 長新冠皮膚癢

17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換膚方3.0加入「黃芩、荊芥、防風」,不只能緩解皮膚癢, 且與清冠一號成分相同,共同對抗殘留於體內的新冠病毒。 仁˙愛˙院˙區 染力,但病毒有可能仍潛伏在體內,中 醫稱此為「伏邪」,有機會誘發部分長 新冠的症狀。常見皮膚疾病比如異位性 皮膚炎、濕疹、蕁麻疹等,與免疫系統 失衡息息相關,中醫認為「肺主皮毛」, 既然新冠會侵犯肺部,對皮膚也會有相當 程度的傷害,有些患者得新冠後,免疫機 能恢復較慢,因此皮膚搔癢過敏又發作, 可藉由適當的中藥調節免疫,讓身體恢 復平衡,緩解皮膚搔癢。 ▍換膚方3.0止癢關鍵 換膚方3.0治療長新冠後皮膚搔癢 的原理,在於加入「黃芩、荊芥、防風」, 不只能緩解皮膚癢,且與清冠一號的成 分相同,一起對抗可能殘留於體內的新 冠病毒。此外,換膚方3.0還有「生地」 這味藥材,可調控免疫反應,讓免疫失 衡導致的皮膚發炎迅速緩解,助患者早 日恢復正常生活。 謝醫師另提出生活注意要點,預防 新冠肺炎的最佳方法是接種疫苗,即使 被感染,注射疫苗不只會降低重病風險, 還可能降低得到長新冠的機率。若長新 冠遺留的咳嗽、胸悶不適,則要盡量避 免冰飲,喝水以溫開水為主。如果疲勞 無法緩解,不建議自行進補,因為可能 會補到殘留體內的病毒,反而延長身體 恢復時間。若有長新冠導致的皮膚搔癢, 建議可飲用薄荷潤肺茶。 薄荷潤肺茶 藥材: 鮮百合6g、薄荷6g、生甘草3g。 煮法: 將上述藥材做成茶包,泡熱水500cc 喝。 使用方法: 皮膚紅腫搔癢時,一天泡一杯來喝,連喝3天加快緩解搔癢不適。 功效: 因肺主皮毛,中醫常用入肺的中藥來改善皮膚過敏。百合滋陰潤肺,薄荷入 肺且疏風止癢,甘草能調和藥性,與薄荷同為清冠一號的成分之一,對抗身 體可能未完全清除的新冠病毒。 注意!藥性偏涼,適用於體質偏熱的人使用。 ▲ 換膚方3.0不只能夠緩解皮膚癢,也可與清冠一 號共同對抗可能殘留於體內的新冠病毒。(圖片 提供/謝旭東醫師)

18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國門開放後出現報復性旅遊潮,民眾期待久違的出國度 假,卻有人擔心搭機會身體不適、頭昏腦脹,醫師教你 做好準備工作,就可安心去旅行。 搭飛機就頭暈 徐欣健 醫師 竟是這裡在 近幾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國 人都悶壞了,國境一解封就帶動出國旅 遊潮,但有些民眾搭飛機會頭暈,甚至 暈眩,這是為什麼呢?要如何預防發生, 以免掃了遊興? ▍暈機 平衡系統較敏感 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 醫師徐欣健說明,常見的暈機原因,主要 是平衡系統較敏感所致。人體的平衡系統 包括大腦、小腦、內耳前庭系統與本體 感覺,再加上視覺,當眼睛看到的景象 和平衡系統接收到的訊息不同步時,就 會頭暈。像有些人玩3D遊戲也會頭暈, 就是因為眼睛看到物體在旋轉,但實際 上身體並沒有在轉,腦部與視覺不協調, 就容易暈。搭飛機也是如此,在高空中 隨著氣流上下晃動,但眼睛卻不覺得在 移動,與腦部無法達成共識,因而頭暈, 與暈車、暈船的原因相同。建議避免在 搭乘交通工具時滑手機,看跳動的畫面, 容易誘發頭暈。 受 訪 者 徐欣健|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四上午(婦幼) 作祟

19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有些因素會加重頭暈,常見的有感 冒、低血糖、低血壓、貧血、血液循環 不好、電解質不平衡等。有些人年輕時 不會暈,老了卻會暈,可能是退化所致, 要了解到底為什麼會頭暈,需經醫師問 診並做基本檢查,才能查出確切原因。 ▍暈眩 不只搭機才發生 事實上,暈機並不算是一種疾病, 它的英文是dizziness,與疾病造成的暈 眩vertigo不太一樣。徐醫師指出,暈眩 會天旋地轉,可能站不住,甚至噁心嘔 吐。耳鼻喉科常見引發暈眩的原因包括耳 石脫落症、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等, 不必坐車或搭機,只是起床或改變姿勢, 就可能發作。 耳石脫落造成的暈眩,每次大約幾 秒鐘,時間較短。梅尼爾氏症引起的暈 眩,可能持續幾小時到數日。前庭神經 炎引發的暈眩會更久,以天計算。 耳石脫落症的主要誘發原因是頭部加 速運動,只要減少這類運動,就比較不會 發作。梅尼爾氏症的主要誘發原因為飲食 和壓力,要避免重口味、不菸不酒,保持 心情平和。而前庭神經炎則是病毒感染, 在流感高峰期,這種病人會比較多,服用 消炎藥如類固醇,可快速讓症狀緩解。 徐醫師提醒,容易暈機的民眾,在 搭機半小時至一小時前可先服用暈車藥; 小朋友可吃抗組織胺替代,利用它的嗜 睡副作用來避免暈機,因為睡眠時平衡 系統會變得不敏感。所以,治療暈機的 最佳方法是「睡眠」,睡一覺就好了。 若是曾有暈眩情形,建議出國前先找 醫師看診評估,若有需要則服藥控制。其 中耳石脫落症、梅尼爾氏症在非發作期間, 並不影響出國旅行,即便在發作期,只要 按時服藥控制,以及注意不同暈眩症相對 應的注意事項,就可獲得不錯的效果。 暈機不算是一種疾病,主要是平衡系統較敏感。當眼睛看到的 景象和平衡系統接收到的訊息不同步,就會頭暈。 和˙平˙婦˙幼˙院˙區 ▲ 搭乘交通工具時避免滑手機,看跳動的畫面,容易誘發頭暈。

20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新生兒排便頻次怎樣算正常?排便前用力哭鬧是便秘 嗎?開始吃副食品後要注意哪些事?寶寶無法言語,但 排便狀況會透露一些健康訊息,爸媽可多加留意。 寶寶難過但不說 鄭彥辰 醫師 從便便看健康 嬰兒排便常是門診爸爸媽媽關心的 議題。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鄭彥辰解釋,在寶寶出生後前3個月, 大便頻次會和喝的配方相關。喝母奶的 寶寶平均每天3次,但有些會在每餐餐 後就解便,也有到快6、7天才解便的孩 子;喝配方奶平均每天解2次便,若使 用水解蛋白的配方奶,糞便會更軟,頻 率也會更多。當開始吃副食品時,排便 次數差異也非常廣,從一天3次到一週 2次,都不少見。雖然頻次差異大,但只 要小朋友的體重增加與排尿次數正常(一 天換6包尿布以上),就不用太過擔心。 ▍嬰兒便秘 要符合2狀況 家長也常擔心便秘問題。鄭醫師提 醒,有些寶寶在排便前會用力、大哭十幾 分鐘,但最後排出的大便質地卻是軟的, 且沒有合併出血等狀況。這種「嬰兒排便 困難」(infant dyschezia)並不代表寶 寶便秘,而是在排便時,骨盆肌肉仍不 協調所致,會隨著長大逐漸改善,通常9 個月大後就不會再發生。真正有意義的 便秘為一個月內包含下列兩點以上: 撰 稿 者 鄭彥辰|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四下午/隔週一晚間(婦幼) □一週只解2次以下的便 □過去曾經也有糞便阻滯 □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難 □直徑過粗的糞便 □ X光或醫師指診發現直 腸有大的糞塊

21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喝母奶的寶寶 較少便秘 大部分寶寶便秘是屬於「功能性便 秘」,指的是腸道蠕動異常或是對食物不 適應而產生。常發生在幾個特定時間點: ● 母奶換配方奶時:配方奶常含植物性棕 櫚油,容易造成糞便較硬;此外,配方 奶所造成的牛奶蛋白過敏,也可能是造 成便秘的原因之一。 ● 開始使用副食品之後:剛開始的副食品 常有纖維與水分不足的問題。 發生便秘要怎麼處理?鄭醫師表示, 使用母奶的寶寶很少發生便祕,因此飲食 方面盡量以母奶為主;若考慮換配方奶, 則可嘗試換成部分水解配方。已經吃副 「嬰兒排便困難」並不代表便秘,而是排便時骨盆肌肉不協調 所致,通常9個月大後就不會再發生。 和˙平˙婦˙幼˙院˙區 食品的寶寶,首先要注意水分攝取是否足 夠。此外,食物可選擇纖維含量較高的食 物,如糙米飯取代白飯等;副食品中可適 度增加蘋果泥、梨子泥等水果,這些水 果具有一些腸胃道不可吸收的醣類物質, 可讓寶寶腸道內的糞便更富含水分。 運動方面,可用雙手順時針(順著 大腸的方向)按摩寶寶肚子;也可讓寶寶 躺著,幫他的兩腳做倒踩腳踏車的運動, 有助於腸道蠕動。市面上有些兒童益生 菌標榜可讓排便順暢,鄭醫師建議不妨 當作「健康食品」試試。若以上方法仍 無法解決便秘問題,或合併肛門出血、 嚴重腹脹、體重成長不好、神經發展遲 緩等警示症狀,須考慮就醫評估。 ▲ 哺餵母乳的寶寶很少發生便祕,因此飲食方面盡量以母乳為主。

2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冷氣團一波波來襲,泡湯再舒服不過,有些人會嘗試溫 泉魚療,去掉足部的老廢角質,不過醫師提醒,可能暗 藏感染風險,國外曾發生截肢的案例。 王登鶴 主任 溫泉裡游滿小魚,看起來相當療癒, 溫泉魚療起源於土耳其,藉由小魚吸啄腳 皮,來幫助去除老廢角質。然而,國外曾 發生感染案例,一名澳洲年輕女性忽略腳 趾有舊傷,出國體驗溫泉魚時感染細菌, 最後不得不截肢保命。忠孝院區感染科 主任王登鶴表示,從感染科的角度來看, 溫泉魚並不安全,尤其皮膚有傷口、濕 疹、香港腳、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千萬 別嘗試。 ▍皮膚有傷口 泡湯易感染 王主任指出,溫泉魚暗藏的感染風 險主要來自幾個面向: 1. 泡湯者帶去的病菌:大眾浴池是共用 的,泡湯前如果身體或足部沒清洗乾 淨,本身又帶有香港腳、傳染性疾病 等,泡湯後就可能透過水池,把疾病 傳染給他人。 2. 溫泉魚本身的細菌:溫泉魚也可能帶 有一些細菌,因為養魚的水不能放消 受 訪 者 王登鶴|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 門診時間 週一、五下午/週二上午 慎防感染風險 溫泉魚吃腳皮

23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細菌容易在有水的環境中生長,本身有皮膚疾病如有傷口、濕 疹、香港腳,或是蜂窩性組織炎,盡量不要碰水。 忠˙孝˙院˙區 毒劑,否則魚活不了。水中常見有葡 萄球菌、鏈球菌等,前述澳洲女子的 案例,培養出來的菌為「Shewanella」 (希瓦氏菌)。如果足部有傷口,就 容易感染。 3. 魚群咬傷皮膚:溫泉魚並沒有牙齒, 不會咬傷皮膚。但有些業者可能使用 外型相似較便宜但有牙齒的魚,在吸 啄過程中拉扯腳皮,難保不會咬傷皮 膚。原本沒傷口的足部,有可能因此 受傷而感染細菌。 ▍泡湯前後 清潔不馬虎 王主任提醒,免疫功能低下的族群, 如患有糖尿病、肝硬化、腎臟病或洗腎、 免疫不全等,或是正在服用免疫製劑、做 化療,更容易被細菌感染,要特別小心。 此外,本身有皮膚疾病如濕疹、香 港腳,或是蜂窩性組織炎、皮膚有傷口, 盡量不要碰水,因為細菌容易在有水的 環境中生長,泡水或在潮濕環境中,細 菌會生長得更快。門診曾有蜂窩性組織 炎的病人,使用抗生素治療後好轉,卻 跑去泡溫泉,傷口又紅腫起來。 如果本身很健康,皮膚也沒傷口及 傳染性疾病,做溫泉魚療或泡湯時仍要注 意清潔問題,在泡腳或泡湯前後,都要 用肥皂仔細清洗乾淨。因為在魚療過程 中可能被咬出細微傷口,肉眼看不出來, 泡完腳後清潔擦乾後最好再用酒精消毒, 或是用抗生素藥膏擦拭,比較安全。 認識「蜂窩性組織炎」 人體的皮下脂肪層很像是蜂窩狀組 織,當發炎腫大時,就稱為蜂窩性組織 炎。感染途徑大都來自皮膚傷口的細菌 感染,常見細菌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 大腸菌、嗜肉菌等。 「紅、腫、熱、痛」為蜂窩性組織 炎的典型症狀,隨著發炎範圍擴大,會出 現畏寒、發燒、全身倦怠等不適,嚴重 時甚至會引發敗血症而死亡。高危險群 包括糖尿病患者、肝功能受損、免疫力 差、老年人等;此外,有開放性傷口或皮 膚屏障不健康,如燙傷、香港腳、濕疹、 蚊蟲叮咬傷等,也應謹慎處理。全身最容 易得到蜂窩性組織炎的地方,就在下肢。 ▲ 進入浴場要完全洗乾淨後再進入溫泉池,除了維 持公共衛生,也可保護自己及他人。

2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肆虐兒童界的常見病毒大致分為兩大類:呼吸道症狀及 腸胃道症狀。預防勝於治療,口罩雖已解封,但防疫不 能鬆懈,最重要的是要「勤洗手」。 顏培如 醫師 時序進入秋冬後,許多細菌病毒開 始活躍,加上氣溫變化大,兒科門診咳 嗽、流鼻水的小病人多了起來,醫師提 醒幾種兒童常見病毒的症狀,請家長留 意孩子身體狀況,如果出現高燒、脫水、 活動力差等情形,務必要就醫。 ▍兒童界常見病毒 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顏培如表 示,不同病毒感染,可能表現出類似症 狀,但同一種病毒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 卻可能不一樣,單憑症狀去判斷病毒非常 困難,不過還是有一些通則,在第一時 間判斷可能是哪種病毒。肆虐兒童界的 常見病毒大致分為兩大類:呼吸道症狀 及腸胃道症狀。以下為各病毒常見症狀: ● 流感病毒:秋冬為流行季節,會突然高 燒,有全身性症狀,如頭痛、肌肉痠痛, 有些人會痛到無法走路。要注意在小朋 友或慢性病患身上,有無重症表現。 ● 副流行性感冒第三型:春秋兩季較多, 上下呼吸道都會感染,上呼吸道症狀較 明顯,除常見的咳嗽、流鼻涕,小小孩 可能出現哮吼,咳嗽時有狗吠聲,有些 小朋友還可能會有急性氣喘發生。 受 訪 者 顏培如|陽明院區小兒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二、三上午/週四下午 症狀快速判讀 小兒常見病毒

25 雙月刊 No.176.2023.1月 單憑症狀去判斷病毒非常困難,小朋友如果出現高燒、脫水、 活動力差等情形,務必要就醫。 陽˙明˙院˙區 ●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 較常見,尤其在嬰兒身上常會有咻咻的 「喘鳴聲」,去年10月初門診病例很 多。特徵是鼻涕、痰液多,也會發燒, 愈小的孩子愈嚴重。此病毒的病程長, 一般感冒約5至7天,感染這隻病毒會 拖至2週。 ● 新冠肺炎Covid-19:歷經多次變種,演 化趨勢愈來愈像感冒病毒。原始病毒株 稍微不同,可能有味嗅覺喪失,甚至會 呼吸衰竭(隱形缺氧),可靠接觸史、 旅遊史,稍微區隔出病人,最準確的方 式仍是做快篩。如果急性期後發現容易 疲累,屬於長新冠問題,這是新冠和感 冒不一樣之處。 ● 鼻病毒:最常見的感冒原因,大人小孩 都會得,小朋友感染的症狀較嚴重,包 括咳嗽、流鼻水、喉嚨痛。本來就有氣 喘的孩子感染,也較易誘發氣喘。 ● 腺病毒:同樣會咳嗽、流鼻水、喉嚨痛, 不同的是易發高燒,且持續很久,5至 7天都有可能,小兒科俗稱「燒久姬」。 如果造成扁桃腺化膿,喉嚨會很痛。另 可能合併結膜炎,眼睛會紅紅的。前述 的呼吸道病毒以秋冬為主,但腺病毒沒 有季節性,一年到頭都可能傳播,且部 分腺病毒會引發腸胃炎造成腹瀉。 ● 諾羅病毒:冬天嘔吐病的最大元凶,不 分大人小孩都會感染,而且容易再得。 常引發急性症狀,如嘔吐、腹瀉,少有 明顯發燒,但來得快去得也快,通常 72小時內可恢復。 ● 腸病毒:好發於夏季,但秋冬也不可掉 以輕心。病毒在腸道繁殖,症狀集中在 喉嚨與皮膚,小朋友感染可能出現高燒, 且喉嚨會破掉長水泡、潰瘍,痛到無法 進食,還可能會脫水。另一種症狀是手 口足病,會造成咽峽炎及手腳起疹。 ▍濕洗手消毒更徹底 顏醫師指出,上述病毒沒有特效藥, 新冠雖有抗病毒藥,但12歲以下並不適 用,目前皆以支持性治療為主。前一陣 子,有些小朋友接連幾周就醫,結果是感 染到不同病毒,可能與口罩解封後防疫 鬆懈有關。她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最重 要的是「勤洗手」,而且要用肥皂清洗, 不是只用乾洗手就好,有些病毒是酒精 殺不死的。口罩雖已解封,如果家裡有小 小孩,出門在外仍要戴好,也可減少手 部接觸口鼻;同時減少出入人多的場所, 回家後衣服要換洗。 顏醫師並呼籲正確的就醫觀念,如 孩子有感冒症狀,先在家做快篩,陰性再 帶至診間就醫,陽性則依防疫程序看診。 如果生病了請在家休息,避免到校傳染 給其他小朋友。

2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 e 寶箱 e 看完電影竟陷入憂鬱?《阿凡達》上映時曾引發「後阿 凡達憂鬱症候群」,相隔多年推出續集,再度成為影迷 討論話題,精神科醫師又是如何看待這個現象呢? 李承叡 醫師 看完電影竟憂鬱 全 球 影 史 票 房 冠 軍《 阿 凡 達 (Avatar)》睽違13年後,2022年底推 出續集,不僅勾起影迷們的「回憶殺」, 也令人想起2009年第一集上映時,所引 發的「後阿凡達憂鬱症候群(post-Avatar depression syndrome,PADS)」。 當 時有不少人看完電影後陷入沮喪、憂鬱 的情緒,這回是否會再度掀起波瀾,備 受關注。 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李承叡表 示,「後阿凡達憂鬱症候群」並非醫學 上正式認證的診斷,而是網路上討論的 用詞,但確實有些人看完電影或其他藝 術作品如文學、電視劇等,情緒會受影 響。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有時會進入 到憂鬱狀態,但並非都達到憂鬱症的疾 病標準。 ▍成長經驗牽動觀影情緒 根據新聞報導,《阿凡達》首集上 映時,不少觀眾出現沮喪憂鬱的反應, 可能是因當時先進的視覺技術以及劇本 內容,很容易讓人沉浸其中,彷彿置身 電影裡的烏托邦星球「潘朵拉」。由於 劇情觸及環保、大自然議題,有些人在 觀影後,對於身為人類感到厭惡及絕望。 李醫師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在媒體 識讀時,大腦未必非常自由,可能被暗 示或導入劇情中,例如看到紅色感到緊 張、看到綠色覺得放鬆。由於每個社會 受 訪 者 李承叡|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 打開潘朵拉盒子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