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City Hospital 雙月刊 179 No. 蕭勝煌接掌北市聯醫 打造貼近在地的溫暖醫療守護 健康永續!社會共融 全齡希望!智慧首都 嚴守醫者心中的那把尺 爭取員工福祉 點亮聯醫新未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出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發行人:蕭勝煌/主編:公關中心 院址:臺北市大同區鄭州路145號/客服中心及客訴專線:1999轉888 中華民國112年7月 健康守護神 首創病歷資料交換平台 跨院醫療照護無縫接軌 聯醫新氣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照顧市民健康 守護弱勢族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聯醫新氣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2023年7月17日舉辦新任總院長蕭勝煌佈達典禮, 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陳彥元宣讀佈達令並監誓,新任總院長蕭勝煌從 前任總院長璩大成手中接過印信。與會觀禮的貴賓眾多,包括前臺北市政 府副市長邱文祥、前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連江縣衛生福利局局長陳 美金、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吳明賢、臺北市立大學校長邱英 浩人等到場祝賀。 ▍長年推展醫療服務 貢獻卓著 新任蕭勝煌總院長,自1985年畢 業,在臺北榮總及市立仁愛醫院接受外科 訓練,師承吳浚明前國健局長,2005年 擔任神經外科主任期間,雖然臨床業務 繁忙,仍至國立陽明大學生理所進修取 得博士學位。2007年擔任北市聯醫仁愛 院區醫務長,醫療及行政業務非常豐富, 期間也擔任台灣外科醫學會健保主任委 員長達15年。 2014年曾擔任忠孝院區院長,雖然 時間不長,但督導院內整修工程及購置 醫療儀器,使該院區奠定社區醫院基礎。 2015年接任仁愛院區院長,7年期間致 力提升醫療品質、強化醫病溝通、推廣安 寧與改善就醫環境,並戮力發展急重症 醫療,帶領仁愛院區通過醫院緊急醫療 能力分級評定「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推展各項醫療服務皆績效卓著。 陳彥元局長致詞時肯定蕭勝煌總院 長,在疫情期間帶領團隊,達成花博爭艷館 新冠疫苗大型接種任務,曾創下2日施打 將近1萬3千多人次紀錄,而後又配合中 央疫苗預約系統,跨局處及跨院區安排,使 花博疫苗接種站達到最大效能。2022年擔 任副總院長期間,更督導北市聯醫醫療、護 理、藥劑等部科,貢獻相當卓著! ▍深耕社區醫療 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蕭總院長致詞時謙稱,感謝蔣萬安 市長信任,接下總院長這個職務,只有 承擔的動力及熱忱,套一句蔣市長的話: 「一年可以成就很多事」,不管任期多 久,都會努力讓北市聯醫SOP更強化。 打造貼近在地的溫暖醫療守護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蕭勝煌說,雖然連續三位總院長都 是神經外科醫師,風格都不一樣,但大 方向願景是相同,期望北市聯醫成為市 民可近性的社區型醫院,並實現「出居 長安」;出院準備、居家醫療、長期照顧、 安寧善終等核心價值,打造視病猶親、有 溫度的醫院更是不變理念。任內先將短期 的願景實現,會特別要求具體與明確的目 標,首先因應市民需求,聯合醫院需要有 一家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其次是癌症 醫療品質認證,而補足藥劑師、護理師、 社工師等人力,亦是具體目標之一。 最後,蕭總院長特別感謝前人的付 出與努力,希望北市聯醫在現有的基礎上 茁壯,並宣示帶領醫療團隊朝穩健發展, 盡所能讓所有的聯醫同仁有個幸福職場 及光榮感,邁向「健康永續!社會共融 全齡希望!智慧首都」的黃金時代! 期許北市聯醫在現有的基礎上茁壯、引進更多醫護人才,並為未 來各院區獲得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做準備。 01 ▲ 監交人: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 陳彥元 ▲ 卸任總院長:璩大成 ▲ 新任總院長:蕭勝煌 ▲ 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致詞 ▲ 前臺北市政府副市長邱文祥致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蕭勝煌 學歷 ●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博士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專長 ● 神經科學、神經外科學、脊椎手術、腦病變、周邊 神經病變 現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 國立政治大學合聘副教授 ● 國際整合照顧學會理事長 ● 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 ● 台北市醫師公會常務監事 經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務長 ● 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專科醫師甄審委員、健保主 任委員 ● 台灣神經脊椎外科醫學會理事 ● 衛生福利部專科醫師訓練計劃認定委員會委員
北巿聯醫攜手 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臺北巿立聯合醫院6月20日與仁德 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共同簽署建教合作協 定,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陳彥元見證 下,北市聯醫前總院長璩大成與仁德醫護 管理專科學校校長黃柏翔進行簽約,宣達 院校合作再添一樁,啟動北中醫療照護新 里程。 陳彥元局長致詞時表示,期待透過建教合作,能強化醫事及醫療保健 專業人才培養,共同提高醫療服務品質,造福市民的健康。 黃柏翔校長提到,藉由雙方緊密合作,在優質教育中扎實學習,讓學 子擁有更多元的教學資源,能鋪墊更寬廣的就業環境及機會,無縫接軌未 來職場投入,進而與醫院優良師資群交流與傳承。 前總院長璩大成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有7大院區,其中區域醫院有 5家、特色醫院有2家,分別座落於大安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 士林區、南港區及信義區,幅員廣大、科系完整,各院區皆有不同特色科 別,提供來院實習學生完備的學習環境及多元選擇,甚有口碑。透過院校 教學、研究及資源的合作,挹注新血,培育優質照護菁英,將來院方亦能 延攬優秀畢業生,共創醫療照護健康布局。 啟動醫療照護新里程 簽 署 建 教 合 作 協 定
01 蕭勝煌接掌北市聯醫 打造貼近在地的溫暖醫療守護 健康永續!社會共融 全齡希望!智慧首都 04 嚴守醫者心中的那把尺 爭取員工福祉 點亮聯醫新未來 06 首創病歷資料交換平台 跨院醫療照護無縫接軌 健康守護神 CONTENTS 健康e寶箱 08 罹癌治療不絕望 中西醫結合調養 提升癌友生活品質 10 夏天也會心臟衰竭!喝水有技巧 12 紅斑性狼瘡和免疫力失調有關?會好嗎? 14 男性也有更年期!睪固酮低下症候群症狀及治療 16 一直聞到腐臭魚腥味 原來鼻子也會發霉?! 18 夏季門診常見疾病 如何治療、照顧和預防 20 不「藥」成癮 戒安眠藥特別門診 助患者找回好眠 22 女性面對的「日常」她的憂鬱知多少 24 2023反毒夏令營 向下紮根建立防毒意識 e 34 112 年 4~5 月捐款收支徵信芳名錄 35 免費接駁車班車時刻表 知識宅急便 26 中醫專欄 新冠二確、三確層出不窮 中醫角度小提醒 28 中醫專欄 甩掉多餘肥肉 中醫帶你享瘦一夏 30 藥物專欄 忘記吃藥不緊張~藥師親授「最佳補藥週期」 32 營養專欄 健康活力從早開始 青少年早餐健康選 36 醫星醫心 盧彥廷 張軒愷 陳慈玉 胡玉芳 魏任宣 周伯翰 37 民眾謝函 佳話佈告欄 訊息廣播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Taipei City Hospital 雙月刊 No.179 聯醫新氣象 目錄
聯醫新氣象 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王懋哲在榮總醫 學中心專攻中耳朵手術專長已有23年, 包括修補耳膜破損、慢性中耳炎和慢性 乳突炎及膽脂瘤等手術。2010年他奉派 前往美國史丹佛大學附設醫院進修,學 習切除顱底腫瘤的「側顱底手術」,回 國後持續專注於手術發展,成為該領域 頂尖專家。在臺灣,王副總院長是該手 術最熟練的醫師之一,與醫療團隊合作 病例超過400例。 ▍ Benefit over Harm 力求病人受益最大化 側顱底手術在美國,6、70年代就 已經開始發展,然而,臺灣一直缺乏相關 人才,側顱底手術的難度在於涉及許多重 要神經,包括顏面、吞嚥、動眼、聽神經 等,一旦傷害了這些神經,對病人會有 很大的影響和不便。此外,手術過程中 還會接觸到包括頸動脈等重要的大血管, 因此側顱底手術被認為是所有手術中最 困難的其中一種。 隨著經驗的增加,現在手術的時間 已經縮短許多,王副總院長表示:「以前 可能要開到晚上7點多,現在大約下午 4點就可以結束。我負責的部分剛開始時 最長曾經開了4個半小時,現在最久也 不會超過2個小時。」手術過程除了要 精細處理腫瘤,更重要的是,必須和整 個神經外科團隊保持良好的默契,在多 人多專科合作下共同完成手術。 作為一名醫師,他始終堅守著「對 病人的好處要大於壞處」原則(Benefit 受 訪 者 王懋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 嚴守醫者心中的那把尺 爭取員工福祉 7月底甫上任的王懋哲副總院長,擁有20餘年耳 鼻喉外科手術背景,並深諳國內執行困難的「側 顱底手術」,造福數百名病人,與聯合醫院有深 厚淵源的他,期望能為聯醫帶來不同的火花。 點亮聯醫新未來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5 over Harm)。無論是下醫囑、開處方還 是進行手術,都以病人的利益為先,力 求病人受益最大化。「在醫療行業中, 病人跟我們有資訊不對等情況,通常會 很信任醫師的話,所以作為醫師,對於 病人賦予信任的同理,我們更要嚴守心 中的那把尺。」 王副總院長的父親王泰隆醫師曾在 聯醫服務將近20年,在忠孝院區擔任9 年的副院長、6年的院長,再去陽明院區 擔任3年的院長,王副總院長回憶,父 親擔任陽明院長時期,自己已經是住院醫 師,目前在職的許多前輩都是以前熟識 的叔叔、阿姨,初來乍到給予很多關懷, 所以聯醫對他來講沒有這麼陌生,反而 有個溫馨的記憶連結。 在行政方面,王副總院長謙遜地說, 除了向父親請益外,他將以外科臨床醫 師的角度來看待行政工作,臨床加上適 度的行政配套,漸進式的改進,以雙向 奔赴為目標,期盼能夠提供不同的觀點, 給予醫護最大的後勤支援。 ▍內化醫療環境 引進多樣思維 來到聯合醫院後,王副總院長希望 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尤其是護理 師和藥師人力、主治醫師的值班問題, 為了吸引更多有才華的醫師,在進行醫 院的決策時,也會秉持著「Benefit over Harm」的原則,考慮病人和員工的利益, 提供更多福利,關心同仁的工作條件和 生活品質,才能讓病人享有更好的醫療 服務。 與此同時,也希望能為聯醫帶來 新的刺激,王副總院長提到「Hybrid vigor」的觀念:生物界中,不是純種的 繁衍反而會有比較好的基因表現出來, 傳承給下一代,而在臺灣醫界,「純種」 的職場文化觀念偏重,他想結合不同的 經歷,引進多樣的思維,讓聯合醫院得 到充足發展和進步。 未來王副總院長將繼續努力傳承知 識和經驗給年輕一代,他提到父親帶給 他的影響:「在念醫學院時,父親語重 心長的提醒『將來你也是醫師,所以爸 爸在醫界做任何的事情都會好好做』。」 今年適逢王副總院長的女兒考上臺大醫 學系,他亦將繼續傳承醫家精神,如同父 親當初允諾的榜樣,提醒自己莫忘初衷。 王副總院長表示在進行醫院的決策時,秉持著「Benefit over Harm」原則,考慮病人和員工的利益,提供更多福利。 學歷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 ● 長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經歷 ● 臺北榮民總醫院師(一)級醫師 ● 臺北榮民總醫院師(二)級醫師 ● 臺北榮民總醫院師(三)級醫師 ● 臺北榮民總醫院契約主治醫師 ● 臺北榮民總醫院住院醫師 ● 教育部部定副教授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 王懋哲
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守護神 臺灣醫院的電子病歷雖然已普及化,但院際間的資訊格式不一、缺乏統 一規範,導致病歷難以交換,即使有健保雲端系統,也無法看到病患完 整的檢查影像,且非即時資訊。如今北市聯醫與新光醫院合作,建置了 電子病歷資料交換平台,民眾跨院治療將可無縫接軌,不必再申請紙本 病歷和影像光碟。 首創病歷資料交換平台 跨院醫療照護無縫接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6月27 日宣布,正式與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率先 啟動病歷資料交換平台,病人跨院醫療 照護無縫接軌,提升醫療照護品質,減 少就醫民眾轉診耗費的經濟與時間成本。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副院長董福義表 示,電子病歷資料交換有無限合作的可 能,尤其是跨院際及非同一醫療體系內 可以整合病歷資料,透過電子病歷資料 交換平台可以讓醫療品質更好。 ▍ FHIR portal 平台加快資料交換 速度 提升醫療品質 鄭黃女士72歲,無任何慢性病史, 於今年5月中旬急性腦中風送入新光醫 院急診,緊急啟動腦中風小組治療後,轉 入加護病房住院觀察,後續依病況轉普通 病房並安排復健,病患經中風個管師評 估符合衛福部健保署的「急性後期整合 照護計畫(PAC)」,因此介紹PAC復 健內容及詢問家屬轉院PAC復健意願, 在家屬同意後,聯絡北市聯醫陽明院區 評估符合收案轉院。 此次病患轉院的過程,便是透過陽 明院區與新光醫院合作,由緯謙科技協助 建置的FHIR portal 平台,將傳統、非結 構化的病歷資料轉換為「國際醫療資料 交換標準(FHIR)」格式,並加快資料 交換速度,家屬不需申請複製紙本病歷
7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可提供高強度、高重複性的主動與被動 輔助訓練,並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即時感 覺回饋(包含本體感覺、視覺、聽覺), 透過多方回饋、反覆刺激,能誘發神經的 重塑性,使受傷後的神經重建迴路;另 外,再搭配虛擬實境提高病患訓練動機, 加強日常生活功能性的活動,以促進病 後復原,可廣泛應用於神經疾患之民眾。 智慧醫療是現今與未來的趨勢, 透過機器學習,以及病例資料即時串接 FHIR Portal 平台的開發,能提供醫療團 隊足夠且持續即時優化的資訊,更能守護 病人的安全、強化醫療品質與治療效果。 ▲ 新光醫院、北市聯醫創先病歷資料交換FHIR正式接通 透過FHIR portal 平台交換電子病歷資料,病患轉院不必再自 備病歷奔波、做太多檢查,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照顧品質。
8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現代化療與免疫標靶藥物的發展日新月異,癌症治癒率 提升也慢性化,化療的副作用使患者承受巨大身心壓 力,簡采汝主任整合中西醫專業,成為癌友對抗病魔的 有力後盾。 中西醫結合調養 提升癌友生活品質 受 訪 者 簡采汝|中興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 簡采汝 主任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自2016年起開設 中西醫整合門診,簡采汝主任身為中西醫 雙執照博士,精準掌握腫瘤治療,中西藥 物的禁忌、化療的副作用以及介入時機。 她指出,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是一種全人 醫學,能有更優的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 簡主任本身為血液腫瘤科專科醫師, 以西醫為骨幹,運用現代醫學檢查,依準 則施行化學或標靶治療,另以中醫理論 辯證論治,輔以中藥調理,患者不論是 在中興院區就醫或在其他醫院接受西醫 治療者,若表示希望中藥輔助治療,簡主 任均能適切地整合。開辦中西整合門診, 一則能同時進行中西醫治療,二則亦可 配合外院已在進行西醫治療但無法耐受 副作用的患者,輔以中醫調養。視患者 需求,讓中西醫整合門診有更大彈性。 ▍中藥輔助,減緩癌症化療副作用 癌友尋求中西整合治療,主要是為 了提升生活品質。化療或標靶治療期間, 副作用如腹瀉、淋巴水腫、血球下降、放 射治療破壞體內黏膜造成口乾舌燥、疲憊 等症狀的發生,以轉移性或多次復發患者 尤甚,適當地配合中醫藥能減少副作用, 門診時間 週一、三上午(忠孝)/週二上午(仁愛) 週一、二下午(林森)/週五下午(中興) 罹癌治療不絕望
▲ 醫師與病患家屬間,針對個人需求討論最適合的 中西醫結合調理方式,減輕抗癌過程中的焦慮及 不適。(圖/簡采汝主任提供) 9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中西醫整合治療不會延誤療程,反而能 讓患者更有效率的抗癌。而癌症術後, 中醫藥亦能促進傷口復原、體力恢復。 簡主任表示,臨床可見有些患者極 端追求自然療法,完全排斥西醫,至病情 嚴重後才就醫,殊為可惜。她指出,中藥 雖可緩解或部份消融腫瘤,但無法完全 治愈癌症,不能盲目單一使用。癌症分 型及病理表現不同,治療用藥就會不同, 應先以現代醫學確診後,定位標準化的 治療路徑,再討論中西醫整合的應用, 才是上策。 簡主任提醒,臨床常見癌友在長期 抗癌或發展到轉移階段後,因治療停滯、 效果不佳,私自尋找不適合的中草藥或 偏方,延誤病情。如能諮詢專業中西整 合醫療,以中西醫合作的形式介入,當 更能裨益患者。 ▍日常忌生冷、油炸食物 對於癌症食療方面,中西醫一致的 觀點為戒吃生食,避免生菌引起感染。 另外,癌症治療後多有陰虛症候,燒烤、 油煎、炸的食物,十全大補等熱補法, 也不適合癌友。 簡主任比喻,抗癌與調養就像跳恰 恰,中醫方劑講究君臣佐使,需要隨時令 以及患者狀況的不同,處方不停地滾動 式修整;而西醫則為靶向治療,定位某 一標靶點,精準猛攻。中醫複方不同於 西醫單一的標靶藥物,價值在抗癌之餘, 協調各器官系統和諧。全人醫療目的為 「西醫治癌精準化,中西整合個別化」, 助病友抗癌。 中˙興˙院˙區 現職 ● 北市聯醫忠孝/仁愛/中興院區血液腫瘤科/ 中西整合科 主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傳統醫藥研究所 助理教授 學歷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 醫學士(2001) ● 法鼓佛教學院 佛教學系 文學碩士(2009) ● 國立陽明大學傳醫所 醫學碩士(2012) ● 國立陽明大學傳醫所 博士(2016) 經歷 ● 臺北市立仁愛醫院內科 住院醫師 ● 臺北市立仁愛醫院血液腫瘤科 總醫師 ● 國軍三軍總醫院安寧緩和專科 訓練醫師 ●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安寧緩和醫學科 主治醫師 ●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 主治醫師(2005-) ●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2011-) ●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 主任(2018-) 中興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 簡采汝 適當地配合中醫藥能減少副作用,中西醫整合治療不會延誤療 程,反而能讓患者更有效率的抗癌。
10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炎炎夏日大家都想大口喝水解暑,然而短時間大量攝入 水分,容易讓心臟衰竭病患病情惡化,原本就有慢性病 的族群,更要多加注意! 盧彥廷 醫師 夏天炎熱的氣溫會增強流汗量和口 渴感,人們習慣性地喝水,即使不渴也 會攝取過多水分。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 科醫師盧彥廷比喻,心臟就像是24小時 不斷跳動的引擎,假如短時間內喝了1、 2公升的水,就好比站在原地跳躍,再加 上舉起兩個大水桶,久而久之力量會消耗 殆盡。心臟功能正常的民眾攝取水份並不 會增加心臟負擔,但心臟衰竭病患會因 為攝取水份增加,使心臟負擔跟著增加。 ▍心臟衰竭自我檢視 心臟衰竭症狀包括「腫、喘、累」: 水腫(下肢腳踝或足背水腫、臉部水 腫)、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睡覺時需 墊高枕頭甚至坐著睡覺才不會感到呼吸 困難)或呼吸增快、精神疲累。 在治療過程中,初期的重點是讓病 人注意每天的血壓和心跳,另外,有別 於其他慢性疾病,「體重」是心臟衰竭 病人每天需要監測的重要指標。如果體 重每天增加超過1公斤,代表全身出現 積水腫漲,就應該小心。 心臟衰竭的病情表現多樣,整體原 則是要控制水分攝取。「我們在與水分作 戰。」盧醫師說,病人變胖時,有些人 會認為是好事,然而,短時間內不可能 受 訪 者 盧彥廷|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二、四下午/週三晚上 喝水有技巧 夏天也會心臟衰竭!
11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心臟功能正常的民眾攝取水份並不會增加心臟負擔,但心臟衰 竭病患會因為攝取水份增加,使心臟負擔跟著增加。 仁˙愛˙院˙區 是肌肉增加,大部分情況下是積水所致, 不利於治療。 一般人每天的水分攝取量約2000毫 升,但心臟衰竭病患則建議水分攝取控 制在1000到1500毫升,再根據個人情 況有所調整。夏天時如果容易流汗或工 作環境非常炎熱,喝水量就要增加,但 不要喝太快、太多,更要避免含糖飲料, 容易引起更多的口渴感。 心臟衰竭約有2到3成的病人可以 完全康復,但大部分的病例接下來仍然需 要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心臟衰竭 的好發族群多是男性和年長者、慢性病患 者,許多人往往忽略身體整體健康狀況, 例如本來就有腎臟問題,卻從不就醫, 導致疾病惡化。 ▍改變生活習慣,避免心臟負擔 一般人可透過健檢時X光或心電圖、 抽血等方式進行初步檢查。治療上除了控 制心跳血壓、使用新一代藥物來提高康 復能力外,生活方式的調整也非常重要。 盧醫師指出,藥物治標不治本,如果不 改變生活習慣,如戒菸、運動和保持良 好的作息,疾病很可能再次發作。 心臟衰竭是一種比癌症更可怕的 疾病,許多癌症的5年內死亡率大約在 10∼20%,而心臟衰竭病人的5年死亡 率高達50%,卻常被人們忽視,部分原 因是病人可能在治療數週後就感覺完全 正常,因此往往只關注治療表面症狀, 而忽略了根本疾病的改善。 「心臟都會老化,但我們盡量讓心 臟在老化前承受較少的負擔和損傷。」 盧醫師呼籲,提早發現和治療心臟衰竭 非常重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並與 醫師密切合作,遵從治療建議,監測體 重和症狀的變化,及時就醫控制病情。 累 喘 腫 ▲ 心臟衰竭症狀包括「腫、喘、累」,攝取水分過多,容易造成病患心臟更多負擔。 容易疲累 活動力降低 容易喘氣 呼吸困難 下肢水腫 尿量減少
1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讓人「一身都是病」的紅斑性狼瘡,表現的方式多樣,至 今仍沒有確切的發病原因,既然是免疫失調,該怎麼調整 免疫系統呢?醫師來解惑。 蔡明學 主任 紅斑性狼瘡好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女 性,女性約占9成。而相較於白人,亞 洲和非洲人患有紅斑性狼瘡的比例較高, 病情也較為嚴重。 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明學說明,紅斑性狼瘡是由於免疫系 統失去自我免疫耐受性,產生許多自體 抗體,不斷對自身器官進行攻擊所導致 的自體免疫性疾病。 ▍ 遺傳、荷爾蒙、環境等 病因多元 複雜 紅斑性狼瘡的病因可能涉及遺傳、 荷爾蒙、環境因子等。研究發現,紅斑 性狼瘡病人的家族患者約佔10%,患者 以女性居多,因此女性荷爾蒙可能起到 一定的影響。此外,可能相關的環境因 子包括紫外光、抽菸和某些藥物的使用, 還有一些研究指出病毒或細菌感染能誘 發紅斑性狼瘡發作。 受 訪 者 蔡明學|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門診時間 週二、三下午/週五上午(和平) 週四下午(忠孝) 紅斑性狼瘡和免疫力失調有關? 會好嗎?
13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總之,對患者來說,可能需要攜帶 特定的基因,加上後天刺激如荷爾蒙、 抽菸、紫外光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才會 刺激免疫系統失調,產生不正常抗體。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疾病, 患者症狀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患者, 在初次發病多年後可能還是會出現新的 症狀。患者常表現一些非特異性的全身 症狀,如疲勞、倦怠感、食慾不振、體 重下降、發燒;皮膚表徵包括臉頰上的 蝴蝶斑、光敏感、掉髮或口腔潰瘍等。 蔡主任提到,約有8至9成的患者 都有關節疼痛困擾,通常是對稱性的多關 節侵犯,主要集中在手指和手腕等關節, 此外,患者可能會出現晨間關節僵硬的 感覺。值得注意的是,約有50%的患者 會出現腎臟病變,如果控制不當,可能 最終需要長期洗腎。 ▍不須刻意「增強」免疫力 對於紅斑性狼瘡的治療,其中一些 方法頗有成果。例如:奎寧在處理皮膚疹 和關節炎方面有改善效果。類固醇在治療 中的主要作用為抗發炎,通常以口服或 靜脈注射使用,使用類固醇後,患者的 症狀通常可快速緩解。然而,類固醇的 副作用如體重增加、月亮臉、水牛肩等, 需要謹慎並適度控制劑量,長期使用應 維持在每天小於7.5毫克的範圍內。 除了類固醇,還有一些免疫抑制劑、 生物製劑可以用於防止全身性紅斑狼瘡 發作、幫助降低疾病活性,但免疫抑制 劑的效果通常需要2個月才能顯現,在 症狀嚴重的初期,通常還是會先使用類 固醇穩定病情,再逐漸減少使用。 紅斑性狼瘡至今尚無完全治癒之法。 蔡主任強調,紅斑性狼瘡不需特意「增 強」或「提高」免疫功能,亦沒有特定的 飲食或補品證明對治療有效。一般建議攝 取足夠的維生素D和避免過度暴露於陽 光下、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適度運動、 避免壓力和疲勞,並以藥物維持病情的 穩定。 紅斑性狼瘡是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具有高度異質性疾病特徵,患者症 狀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患者,初次發病多年後可能還會出現新症狀。 ▲ 臉頰的蝴蝶斑,是紅斑性狼瘡患者的常見症狀之一。 和˙平˙婦˙幼˙院˙區
受 訪 者 莊梓昱|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 1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以為只有女性才會經歷更年期變化嗎?關注男性健康、 了解睪固酮低下症候群的症狀及其治療方法,以正向心 態迎接不同的人生階段。 莊梓昱 醫師 相較於女性,男性的更年期現象常 被忽視,因為女性更年期通常伴隨明顯的 生理變化,如月經不規律、經血減少等。 由於男性沒有經期,可能不會意識到自 己正在經歷類似的變化,並傾向於忍耐 身體狀況,40到50歲間也剛好投入主管 階級的高壓工作環境中,一些人甚至將 情緒低落歸咎於所謂的「中年危機」。 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莊梓昱表示, 睪固酮是一種由膽固醇在身體反應後產 生的激素,在男性身體中,睪固酮會隨著 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從40歲開始,男 性可能會出現包括容易失眠、缺乏動力、 感到無力、潮紅等症狀。此外,一些男 性會面臨勃起功能障礙或易怒等問題。 ▍治療勃起障礙先抽血檢查 睪固酮低下常見症狀中,約25%的 病人主要表現為疲倦、無精打采、缺乏 興趣和憂鬱等情緒症狀;另外約75%的 病人主要是勃起功能障礙。莊醫師比喻: 「傳統像威而剛、犀利士的藥,就像把 車修得很好、很漂亮,但是睪固酮不足, 就像沒有油料可以消耗,等於車子跑不 遠、跑不起來。」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可前往泌尿科 進行血液檢查。莊醫師說明,睪固酮的 數值通常在早上8點到11點之間最高, 這個時間段抽血,能得到更準確的結果, 如果抽血結果顯示睪固酮水平低於標準 範圍,則表示整天的睪固酮量都不足夠。 男性也有更年期! 睪固酮低下症候群症狀及治療 門診時間 週一、五、六上午/週四下午(忠孝) 週三上午(仁愛)
15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睪固酮低下常見症狀中,約25%的病人主要表現為無精打采、缺乏 興趣和憂鬱等情緒症狀;約75%的病人主要是勃起功能障礙。 ▲ 睪固酮低下在男性中相當常見,建議早期診斷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睪固酮低下的發生率在40歲以上逐 漸增高,但這並不意味著年輕族群(20 到40歲)不會發生。睪固酮低下通常與 生活習慣有關,先天性睪固酮低下較少 見,而後天性則與生活習慣有一定程度 的關聯。例如:運動量減少、體重增加 可能會降低睪固酮生成。 ▍三方面提升睪固酮生成 為了提升睪固酮,醫師建議可從3 個方面入手。首先是飲食,注意攝取富含 蛋白質和健康油脂的食物,如雞肉、魚肉 和橄欖油,以及富含刺激睪固酮生成的營 養素的豆類食品。其次是運動,特別是 下肢運動,如深蹲和硬舉,可以提高睪 固酮,即使無法前往健身房,也可以進 行無負重的深蹲運動。最後是藥物治療, 可以考慮口服睪固酮補充劑或中樞神經 的刺激劑,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治 療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過量的睪固酮 可能不利精子的生成和品質、影響生育。 因此,在沒有懷孕規劃的情況下,才考 慮使用睪固酮補充劑。 治療睪固酮低下的療程通常持續3 到6個月,根據病情不同,選擇口服、 擦劑或鼻噴劑等方式補充睪固酮,患者應 適度調整飲食、生活習慣,並適量運動。 隨著症狀改善,醫師會逐漸減少藥物劑 量。總的而言,睪固酮低下在男性中相 當常見,建議早期診斷治療,改善生活 品質並預防相關的健康問題。 忠˙孝˙院˙區
黴菌性鼻竇炎為黴菌感染而造成鼻竇發炎,研究顯示此 情形並不算少見,症狀包括單邊鼻塞、有膿黃鼻涕、鼻 腔有異味、頭痛、鼻涕帶血絲等問題。醫師建議勤洗手、 多喝水、保持良好的運動及衛生習慣,便能有效增強免 疫力,預防感染。 一直聞到 朱峻緯 主任 原來鼻子也會發霉?! 撰 稿 者 朱峻緯|忠孝院區耳鼻喉科主任 門診時間 週三、六上午/週五下午 腐臭魚腥味 1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魚腥味從哪來? 揮之不去的黴菌 一名52歲男性,任職於中央研究 院,幾個月來左側鼻腔不時有黃色膿鼻涕 伴隨鼻塞情形,後來甚至開始聞到腐臭的 魚腥味,所以決定至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經鼻竇內視鏡檢查發現,患者在左 側鼻腔內有起士樣的膿鼻涕,進一步安排 鼻竇電腦斷層,結果顯示左側上頷竇內 有不均質鈣化以及上頷竇外壁增厚情形, 因此診斷為鼻竇黴菌球(Fungal ball)。病 患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內視鏡鼻竇手 術。手術中順利將左側上頷竇開口擴大, 並將鼻竇黴菌球徹底清除。病人術後恢 復良好,濃鼻涕與鼻塞情形大幅改善, 腐臭魚腥味也從此消失了。 忠孝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朱峻緯表示, 鼻竇黴菌球為黴菌性鼻竇炎之一種,多
17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流、顏面悶脹、頭痛、口臭⋯⋯等症狀。 除了病毒、細菌感染、空氣汙染、過敏等 會引起鼻竇炎,黴菌感染也是原因之一, 黴菌性鼻竇炎其實並不算少見。 大多數的鼻竇炎患者會自行痊癒, 但若免疫力較弱者,便有可能病情加重, 若為侵襲性的黴菌感染,則其他組織如 眼部、腦部等都可能受到影響,如未及 早發現治療,甚至有失明、生命的危險。 因此民眾若發現感冒遲遲未癒,應立即 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專業的診斷,避免造 成更嚴重的感染。 為單側,最常發生於上頜竇(在鼻腔外 側),其次則為蝶竇(在鼻腔後上部)。 最常見的黴菌菌種為麴菌(Aspergillus species),病患多數免疫功能正常,手 術清除為根治之最佳方式,而內視鏡鼻 竇手術是安全有效之治療方式,預後相 當良好。 ▍感冒久久未癒 可能是鼻竇炎 鼻竇炎的症狀與感冒類似,患者不 易發覺,但是鼻竇炎持續的時間較長,鼻 涕較濃且呈現黃色,可能會伴隨鼻水倒 ▲ 手術前鼻竇電腦斷層 ▲ 手術後鼻竇內視鏡照片 ▲ 手術中照片(黃色團塊為黴菌球) 根治黴菌性鼻竇炎最快、最有效之方式是接受鼻竇內視鏡手術 去除病灶,不僅安全,預後也相當良好。 忠˙孝˙院˙區
如何治療、照顧和預防 夏季門診常見疾病 18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夏季家醫科門診常見疾病涵蓋了多個方面,例如輕微中 暑、皮膚病變和胃腸問題等。關注常見的夏季疾病,並 了解如何有效治療、照顧和預防。 張郁梓 醫師 夏天在家醫科門診中常遇到的求診 狀況有輕微中暑、急性腸胃炎、過敏性鼻 炎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皮膚相關疾病。陽 明院區家醫科醫師張郁梓指出,許多老人 家不習慣或是經濟考量,不喜歡開冷氣, 因此造成皮膚出現濕疹、毛囊炎等情形, 肥胖的人可能會因為悶熱,在腹部或鼠蹊 部等部位出現類似症狀。改善方法包括穿 寬鬆衣物、避免潮濕和通風不良的環境, 流汗部位經常清水擦拭清潔、適度的開 空調,調整至室溫26-27度不會太冷, 也能給皮膚舒適的環境。 夏天也常見足部黴菌感染,穿鞋、 穿襪子容易潮濕悶熱,導致感染惡化,常 見症狀包括腳底和腳縫出現小水泡、脫皮 和發癢。某些人可能在身體軀幹部位也有 黴菌感染,通常表現為白色斑塊和脫屑, 俗稱汗斑,治療上,除了使用抗黴菌藥 膏之外,可以搭配具有抗黴菌藥物的洗 髮精清洗患處、減緩症狀。 ▍防範夏日急性腸胃炎,飲食須注意 家醫科也會遇到腸胃病毒感染個案, 但通常症狀較輕微。腸胃炎可能引起腹 受 訪 者 張郁梓|陽明院區家醫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下午/週四上午(陽明) 週五上午、下午(北投門診部)
19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夏天在家醫科門診中常遇到的求診狀況有輕微中暑、急性腸胃 炎、過敏性鼻炎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皮膚相關疾病。 陽˙明˙院˙區 瀉、噁心反胃和不適感,但一般情況下不 會伴隨高燒或嚴重病症。腸胃炎可由細 菌或病毒引起,細菌性腸胃炎可能出現 糞便血絲或黏液,這時需要謹慎對待並 由醫師進一步診斷。一般輕微的腸胃炎, 可採取清淡飲食和藥物緩解症狀。 夏天天氣炎熱,如果餐食沒有吃完, 須立即放進冰箱保存,不應拖好幾個小時 再處理,因為此時食物已經滋生了過多細 菌,下一餐要食用時一定要進行充分加 熱處理,避免生菌數過高,引起腸胃炎。 ▍新冠、流感仍不可大意 對於夏季流感及新冠肺炎,張醫師 表示,因為每年10月固定接種流感疫苗, 個案相對較少見,但仍然有些人會感染 流感,流感症狀包括發高燒、肌肉和骨 頭疼痛等症狀,和一般感冒不同,患者 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在門診時可以透過 快速篩檢,確定是否確診。「還是會將 COVID-19謹記在心,針對65歲以上或 高風險的患者,我們還是會謹慎對待、 確實快篩,因為他們成為重症的機會相 對較高。」張醫師說,如果確診,需要 盡快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此外,夏季在冷氣房和室外環境之 間頻繁出入造成的溫差變化,可能引發 過敏性鼻炎症狀加劇,如鼻塞、流鼻水 等。平常適量補充水分,避免長時間在 冷氣房和室外切換,也不要貪涼直接吹 風,運動完後必須擦乾汗水或更換衣服, 減少溫度變化對身體的影響,並適時服 用緩解過敏的藥物。 至於中暑,張醫師提醒,在這樣的 酷暑下如果出現頭昏、頭痛等症狀,應停 止活動,補充水分,適度休息和避免在 熱環境中持續暴露。如果中暑症狀嚴重, 例如全身無力、噁心嘔吐、說話喘等症 狀,建議立即就醫。 ▲ 酷暑下如果出現頭昏、頭痛等症狀,應停止活動,補充水分,適度休息。
20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9月即將開設戒安眠藥特 別門診,由醫師及心理師針對安眠藥成癮患者深入評估 問診、諮商,並輔以專業儀器介入,協助回到正常睡眠 作息。 李宜庭 醫師 受 訪 者 李宜庭|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下午 戒安眠藥特別門診的目標對象為安 眠藥成癮患者。成癮常常伴隨其他共病 (共同依存的疾病),例如一些人可能 原先是習慣性飲酒,逐漸發展成睡眠障 礙,進而依賴安眠藥、導致除了酒癮還 有安眠藥成癮問題。或是如焦慮症患者, 治療時只仰賴使用安眠鎮靜藥,但治標 不治本,長期下就會有成癮風險。因此, 在治療安眠藥成癮的過程中,評估及治 療共病尤為重要。 ▍隱私且完整的個別化評估 松德院區戒安眠藥特別門診為全臺 第一個由成癮科醫師合併專業心理師主 力提供戒安眠藥服務的門診。門診結合 醫師評估和心理師諮商,在每週一下午 提供預約制的看診服務。每位患者看診 及治療時間約為30至50分鐘,全預約 制、一站式服務除了節省患者的等待時 間,也讓評估及治療更為連貫。門診流 程會先由成癮科醫師進行完整評估,接 不「藥」成癮 戒安眠藥特別門診 助患者找回好眠
21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門診由成癮科醫師完整評估、並由專業心理師提供個別心理治 療和諮商,共同提高患者的壓力管理和情緒調節能力。 ▲ 約9成的失眠是由其他因素造成,可能是精神疾病或生理問題。 著由專業心理師提供個別心理治療和諮 商,共同提高患者的壓力管理和情緒調 節能力。 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李宜庭提 到,松德院區在成癮疾病治療方面享有 盛名,團隊擁有強大的技術背景與資源, 例如iSTART整合性藥癮醫療示範中 心,能提供橫向的資源連結,此外門診 也會結合其他技術,例如生理回饋治療 (Biofeedback therapy)、經顱磁刺激 治療(TMS)、認知行為治療(CBT-I)、 放鬆訓練等。 安眠藥靠自己戒好戒嗎?李醫師 說,在戒安眠藥的過程中,常會因為生 理上的戒斷症狀而無法成功戒除。戒斷 症狀包括焦慮煩躁、失眠、心悸冒汗等 較輕微症狀,嚴重者甚至在停藥後可能 出現幻覺、癲癇、混亂等症狀。在戒安 眠藥門診,醫師會協助採取安全的減藥 方式,先將短效的安眠鎮靜藥替換為較 長效的藥物,再逐漸減量,搭配適當的 心理治療,相對比較安全且容易成功。 ▍找出失眠原因,建立良好睡前習慣 針對安眠藥合理的使用,應該是短 期且僅在真正需要時使用,長期使用安 眠藥會增加成癮風險。建議如要每天使 用安眠藥,不應超過4週。「其實失眠 的人,他不是睡不著,而是太焦慮。」 李醫師說,約9成失眠往往是由其他因 素造成,可能是精神方面疾病如焦慮憂 鬱、藥癮酒癮,或是生理問題如呼吸中 止症、睡前藥物影響等。因此,了解失 眠的原因、對症下藥,在戒安眠藥的過 程中非常重要。 同時患者也可以養成寫睡眠日記的 習慣,幫助自己了解影響睡眠品質的因 素,而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在下午4點 後避免含咖啡因的刺激性食物、建立良 好的睡前環境以及適當的睡前儀式(關 燈不滑手機、播放輕柔音樂等),都有 助於改善睡眠品質。 松˙德˙院˙區
2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近年來隨著性別意識的覺醒,許多性平議題的社會能見度 也逐漸提升,女性從生理層面到傳統觀念上皆有許多隱形 的束縛,這些看不見的框架成為女性身心失衡的隱憂,要 如何避免與減少女性的心理患病機率,已成為當前社會重 要的課題。 女性在社會中穿梭於不同角色之間, 員工、主管、母親、女兒、媳婦、太太 或是婆婆,許多人在不同角色中經歷重 大壓力,包括貧困、失業、創傷、虐待、 家庭因素或慢性健康等問題。 ▍生理與社會束縛 讓心病找上她 從生理層面的觀點,壓力調控及荷 爾蒙變化和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 性腺軸有關,女性進入青春期至停經期 間,雌激素及黃體激素的變化造成症狀 的產生,相關症狀有經前不悅症候群、 產前/後憂鬱症和更年期症候群。根據 統計,女性身心疾病的盛行率多於男性, 儘管症狀的生成涉及層面廣泛,不能單 一歸因於先天構造,但現在需要的是完 整的醫療保健和健康教育,幫助女性了 解和因應這些變化。 根據2023 年行政院性別平等處 資料,依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 GII)評估,2021 年我 國性別平等居全球第7名,亞洲第1名, 各個領域女性從業人員及管理職位的比 例上升。然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 她的憂鬱知多少 撰 稿 者 林月屏|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三、五上午 女性面對的「日常」 林月屏 醫師
23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造成受害者身體上的傷害,更有可能引 起像是憂鬱、焦慮、自殺意念以及創傷 壓力症候群等心理疾病,進而增加酒精、 抽菸、毒品使用或是從事危險性行為的 機率;他們可能難以維持個人關係、返 回工作場所或學校,再度成為其他形式 暴力或是親密伴侶暴力的受害者。 ▍預防憂鬱上門 五大重要關鍵 我們無法掌握來自不同層面的風險 導致心靈崩潰,女性應該學會將自己的 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找到平衡放鬆及復 原的方式: 1. 學習以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一方面開拓 視野,一方面不會被現有的框架束縛。 2. 培養興趣。 3. 營養均衡,攝取足夠的纖維和水分, 減少食用含糖及加工食物,適當補充 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魚油、葉酸、 B12、鈣、鐵和鋅等,可以緩解憂鬱 的症狀。 4. 白天適當的活動可以幫助夜間睡眠, 像是有氧運動除了提振精神,運動期 間可以增加腦內啡,腦內啡可減輕壓 力,維持平靜。 5. 尋求醫療專業協助或參與心理成長課程。 我們無法完全避免不善之人的 「惡」,但是我們可以學習辨識自己的情 緒,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界線。女性和男性 皆有各自的優缺點,重點在於自我形象的 建立,女性面向並非弱勢,恰如其分的 剛柔並濟,是社會不可或缺的穩定力量。 松˙德˙院˙區 我們要學習辨識自己的情緒,若出現問題應立即尋求幫助,有 心理壓力或情緒困擾可撥打#1925安心專線。 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月屏指出,身 處在東方社會,女性除了必須面對既有 的傳統觀念,包括家庭角色的型塑、職 場的不對等和外在形象的追求等壓力外; 隨著近年物價上漲,經濟壓力也較從前 多出許多。女性一方面經營家庭、生兒 育女,另一方面必須在工作崗位努力、 與同儕競爭,若是缺乏支持系統,就會 造成蠟燭多頭燒,結果往往是燃燒自己 照亮別人,無法關照到自己的內在需求, 造成身心失衡。 ▍#MeToo風波 受害者多為女性 近期#MeToo在臺灣掀起一陣風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性暴力(sexual violence)是指施暴者透過暴力或脅迫等 強迫手段,企圖強迫他人跟自身發生任 何形式的性關係、性騷擾、性暗示、販 運等行為。在性騷擾、性侵害的事件中, 多數受害人為女性,可能因為感到羞恥、 尷尬、害怕而不敢投訴,也可能被威脅如 果告訴其他人就會受到更多傷害、再次 提起事件會讓自己身心再度受創,或者 認為沒有人會幫助他們而選擇保持沉默。 林月屏醫師表示,性暴力除了可能
2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2023 反毒夏令營」於 7 月 12 日及 7 月 14 日兩天舉辦,由臺北市毒品危 害防制中心、北市聯醫昆明防治中心聯合主辦,邀請國中小學生一起參加營 隊活動。活動有兩個梯次、共計 80 位學員參與。 本次夏令營課程內容有介紹毒品特 性與危害、辨認危險情境與拒絕技巧,透 過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建立防毒意識, 同時加強宣導「毒防諮詢專線」0800770-885(請請你,幫幫我),任何人有 毒品相關問題,都可以撥打該專線尋求 協助。 ▍ 輕鬆歡樂的表演與遊戲 從中學習反毒知識 今年由斑馬人演劇團擔綱演出反毒 情境劇,以森林動物作為戲劇主角,描 繪出生活中可能遭遇毒品的情況,以五 不(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 六拒絕(堅持拒絕、告知理由、自我解 嘲、遠離現場、友誼勸服、轉移話題) 的技巧,與毒品保持距離。 另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師也精 心設計搶答、表演等遊戲方法,介紹「藥 品」與「毒品」的差異,說明毒品對人 體的危害,以及可能產生的各種副作用, 利用分組競賽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每 位學生都非常認真的投入活動當中。 ▍ 反毒桌遊與手作DIY 引導思考、培養健康興趣 活動採用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 開發的反毒策略桌遊─「救援代碼X反 向下紮根建立防毒意識 2023反毒夏令營 圖文|昆明防治中心
25 雙月刊 No.179.2023.7月 生態循環,同時拓展生活經驗,建立有 益身心的休閒興趣。 ▍ 反毒夏令營獲好評 家長鼓勵學 生參與 夏令營開放報名後,大約三天就已 經報名額滿,參加營隊活動的家長都表 示反毒夏令營能夠讓孩子認識毒品危害, 學習遠離毒品的知識,並且也鼓勵孩子 參加更多有益健康的營隊活動,豐富暑 假生活。 2023反毒夏令營,傳達反毒資訊、遠離毒品危害,使反毒教育 向下紮根,從國中小學生建立防毒意識。 毒行動」,作為下午的暖身課程。反毒 桌遊除了訓練學生組織記憶能力、強化 邏輯推演,更能夠培養學生溝通和合作、 判斷與思考、處理危機的能力,在遊戲 結束後的團體討論,讓學員反思活動過 程中的成功與失敗因素,如何能夠更順 利的達成任務,避免失敗的危機。 而植物生態瓶DIY活動,則結合花 藝、香氛及身心成長等元素,讓植栽融 入生活中,達到沉澱心情與紓壓的效果。 透過手作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大自然與 ▲ 植物生態瓶DIY ▲ 反毒桌遊 ▲ 反毒知識測驗競賽 ▲比手畫腳遊戲 昆˙明˙防˙治˙中˙心
知識宅急便 2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挺過嚴峻疫情,今年起新冠肺炎的表現逐漸流感化,但 再次確診仍不可輕忽,中醫在對抗 COVID-19 方面,使用 天然藥物治療症狀,對於患者的身體恢復起到積極的作 用。 蔡文興 主任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宣布3月20 日起實施「COVID-19 輕症免通報」新 制,目前omicron變異株佔99%,雖多 為輕症,但是因為具有超強1傳50的傳 染力,每日新增的感染人數成指數級暴 增。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外科主任蔡文 興表示,中醫門診有許多快篩陽性的病 友前來求診,除了治療COVID-19的症 狀,也有許多患者出現嗅覺與味覺異常、 氣喘、胸悶、呼吸困難、短氣、聲音沙啞、 失眠、腦霧、蕁麻疹等症狀。 ▍養足正氣,搭配新冠藥方調理 中醫稱傳染力強的流行病為「疫」、 「癘氣」。蔡主任說,中醫相當重視正氣 (抵抗力、免疫力),維持正常飲食起居 及規律運動,生活無壓力,則正氣凜然; 受 訪 者 蔡文興|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外科主任 中醫角度小提醒 新冠二確、三確層出不窮 門診時間 週二、三、四、六上午(中醫中心) 週一、五上午/週一夜間(林森) 相反地,暴飲暴食或節食三餐不繼、時常 熬夜、缺乏運動,則容易形成氣虛體質, 抵抗力下降,感染COVID-19後症狀會 較嚴重。中醫重視養生避邪氣的觀念,主 張「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 倦,氣從以順」,現代人工作壓力山大, 晚上追劇、沉迷3C徹夜不睡,就與養生 之道相去甚遠。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從Delta 到 Omicron,Omicron致死率比流感還低, 但它的傳染力超強,正是中醫藥照護民眾 的好時機。對於嗅覺、味覺喪失、隱形缺 氧、腦霧等情形,中醫藥有對策。北市 聯醫不惜成本,以減緩疫情為主要目標, 研發出的3種新冠藥方:「淨冠方」、「冠 後益氣飲」、「淨霧方」,深獲民眾肯定。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