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City Hospital 雙月刊 180 No. 領頭羊任重道遠 深化醫療核心服務 滾動善的循環 引進智慧醫療 深化社區醫養 落實在地安老 打造無牆化照護體系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出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發行人:蕭勝煌/主編:公關中心 院址:臺北市大同區鄭州路145號/客服中心及客訴專線:1999轉888 中華民國112年9月 健康守護神 早產兒一站式照護+完整追蹤 守護小小孩平安長大 透過閱讀處方箋 打開失智知識的一扇門 解封後更要注意流感疫情! 對應高齡社會 醫籲流感疫苗施打 聯醫新氣象 總院長的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照顧市民健康 守護弱勢族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總院長的話 身為首都醫院院長,蕭總院長走馬 上任後,首要處理的是各院區反映人手不 足、設備老舊,希望醫療大樓重建等狀況 回饋,蕭總院長認為,在人力缺乏情況 下,比起硬體空間擴建,反而是要引進 點狀的智慧醫療,用科技設備輔助處理。 ▍挑戰1:引進智慧醫療 「開車都需要導航了,手術更需要 精細的導航與定位。」蕭總院長提到,未 來落實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 Room)並引進相關手術儀器,讓市醫擁 有第一台,也將繼續擴增,成為醫療水 準的品質保證。 提到未來藍圖規劃,蕭總院長說: 「我們需要檢討,要那麼多硬體空間嗎? 現在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引進智慧醫療, 而非個別建立大樓,卻沒有一個整體規 劃。」目前大數據中心、決策輔助系統 都已經完備,科技下帶有溫度的人本醫 療文化,才是目前核心挑戰。 ▍挑戰2:留住優秀人才 大環境下,護理人力、藥劑師、社 工師都缺乏,這也是上任後首要解決目 標。醫院需要人才,但也要讓人才看出 明顯的升遷管道。醫護人力部分,蕭總 院長首先強調幸福職場:「各同仁的單 位津貼在我上任第一個月就有所調整, 人事升遷制度也會到位,尤其是非醫師 的同仁升遷管道不夠順暢,將會在任職 期間努力推動。」 蕭勝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聯合醫院總院長蕭勝煌本次訪談提及當前醫療環境 中的挑戰、醫院的發展方向。他強調了護理人力不 足、智慧醫療的重要性以及癌症醫療品質認證等重 要議題,同時,身為教育者的他也不吝分享對學生 的教育理念。 落實在地安老 打造無牆化照護體系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蕭總院長表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要深化社區服務,將居家醫療 帶入社區,發揮聯醫獨有的強項與價值。 抱持「醫學中心做不到的,我們來 做」的目標,蕭總院長表示,臺北市立聯 合醫院要深化社區服務,將居家醫療帶 入社區,現在也執行居家安寧照護,讓 病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走完最後一段路, 發揮聯醫獨有的強項與價值,打造無牆 化照護體系。 同時,蕭總院長在培養後進方面亦 是不遺餘力,他對教學充滿熱情,學生曾 票選他為年度優良教師,在仁愛醫院擔任 副院長期間,擔任PGY計劃最久的主持 人,過去醫學生在選擇科別時,會面臨政 府管控科別總額所帶來的挑戰,他以自 身經驗和關心,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指 導和支持,強調「Never too late」理念, 尊重每個人的志向和決策,幫助學子們 在醫學領域找到自己的道路。 1 蕭勝煌總院長將在人力、設備、醫療認 證等多方面持續深化推動,發揮聯醫獨 有的強項與價值。 ▲
北市聯合醫院響應聯合國永續發 展目標及結合政府淨零轉型政策,尤 其眼科致力於發展以社區為導向的醫 療保健系統,運用AI 人工智能輔助 判讀系統,輔助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病 變篩檢與診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臺北市長蔣萬安肯定衛生局與北 市聯醫致力於市民健康的努力,展現 豐碩成果。期許未來持續投入智慧醫療,運用AI 提供更有效率、更精準的 醫療服務,讓市民健康永續並邁向智慧首都之願景。 「亞太永續行動獎金獎」 【AI can help! A Novel AI-assisted Screening and Referral Module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 恭喜 衛生局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榮 獲 ▼ 衛生局長陳彥元、北市聯醫總院長蕭勝煌於 112年9月12日市政會議獻獎。
01 引進智慧醫療 深化社區醫養 落實在地安老 打造無牆化照護體系 總院長的話 04 領頭羊任重道遠 深化醫療核心服務 滾動善的循環 06 早產兒一站式照護+完整追蹤 守護小小孩平安長大 08 透過閱讀處方箋 打開失智知識的一扇門 10 解封後更要注意流感疫情! 對應高齡社會 醫籲流感疫苗施打 健康守護神 CONTENTS 健康e寶箱 12 怎麼選鞋?醫師教你挑出適合自己的天選之鞋 14 從脖子痛到頭!當心追劇過度「枕神經疼痛」症狀加劇 16 重聽者失智率也飆高?防老人聽損注意事項 18 瘦子也可能內臟脂肪過高!內臟脂肪標準是多少? 20 眼睛怎麼紅紅的?「結膜下出血」要警覺 22 喝酒容易臉紅嗎? 小心酒精不耐症體質可能加重腦神經損傷 24 您的孩子有「社恐」嗎? 3 問題檢測社交焦慮症 26 維他命 C 吃越多越好?當心攝取過量的潛在風險 e 34 112 年 6~7 月捐款收支徵信芳名錄 35 免費接駁車班車時刻表 知識宅急便 28 中醫專欄 秋天換季易過敏 不妨試試中醫穴貼來改善 30 藥物專欄 中藥粉受潮結塊?變質?這樣保存安心不出錯 32 營養專欄 中秋烤肉輕巧吃,月圓團圓人不圓 36 醫星醫心 湯俊業 傅賓也 李耿列 林理堂 陳郁安 朱家聲 37 民眾謝函 佳話佈告欄 訊息廣播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Taipei City Hospital 雙月刊 No.180 聯醫新氣象 目錄
聯醫新氣象 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深化醫療核心服務 滾動善的循環 聯合醫院7個院區中,普遍認為仁 愛院區是指標性旗艦醫院,「其實,各 個院區都有自己的特色。」陳院長指出, 仁愛院區優勢於各科領域都相對完整, 幾乎所有的次專科都有涵蓋,醫療設施 和醫師實力亦在體系中處於領先地位。 ▍鞏固三大領先指標 提供優質醫療 仁愛院區目前有三項指標:首先, 具備重度急救醫院資格,重度急救醫療在 臺灣的醫療體系中,通常需要在特定人口 密集地區,以確保能夠處理各種重症情 況,避免長途跋涉轉院。此資格仰賴歷 任院長的不懈努力以及定期的審核評鑑, 必須繼續保持。 其次,仁愛院區有完備的手術、內 科和放射腫瘤團隊及數位化治療設施,包 括達文西手臂手術,在癌症治療方面的實 力表現出色。最後,仁愛醫院也是PGY (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的主要訓練醫 院,為住院醫師提供寶貴訓練機會。憑藉 這三個特點,仁愛院區在眾院區中獨具優 勢。「我們的目標是要成為社區型醫院, 深入社區提供高品質且快速、一站式的 醫療服務,成為民眾的好厝邊。」目前, 仁愛院區的設施能夠當天處理許多病例, 讓病人就診時能夠更方便和快速地接受 診療。 社區方面,陳院長在忠孝院區時親 自拜訪當地社區代表、里長和宗教領袖, 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主動宣傳院區 擅長的專科領域,以滿足居民需求。他 認為,無論公立還是私立,醫院的首要 任務都應該是著重優質醫療服務,贏得 病人信任,到仁愛院區也會秉持一樣的 方式繼續努力。 領頭羊任重道遠 受訪者 陳修聖|仁愛院區院長 新任仁愛院區院長陳修聖,在聯合醫院服務達26 年,擁有泌尿科資深專業背景,並在職持續進修、 指導後進,陳院長將以擔任仁愛院區、和平婦幼院 區副院長、忠孝院區院長領導經驗,期許仁愛院區 同仁維持優異表現,更要不斷進步。 ▲ 陳修聖院長將帶領仁愛院區往社 區型醫院目標發展,提供高品質 且快速、一站式的醫療服務。
5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勉勵仁愛院區同仁,身為北市聯合醫院的領頭羊,要擁有使命感, 不論是在醫療還是在行政方面,都應追求卓越與效率。 時確保長照服務的費用合理、能夠負擔。 勉勵仁愛院區同仁,身為聯合醫院 領頭羊,要擁有使命感,打破民眾對公 立醫院行政效率不彰的刻板印象。不論 是在醫療還是在行政方面,都應該追求 卓越與效率,提供最好的醫療和服務, 同時保持人性化和溫暖的態度,讓醫病 關係有良善的循環。 「我對聯合醫院充滿感恩。」陳院 長提到「幸福職場」的概念,聯合醫院提 供穩定的薪資、成長機會以及自我實現的 空間,激勵同仁更加努力、提高工作滿意 度。有明確職涯規劃和進修目標時,聯合 醫院將全力支援,協助同仁實現目標。 甫上任處處充滿壓力與挑戰,陳院 長正面看待,期許自己和每個同仁都能 應對壓力,只要能力足夠,並且擁有積 極的態度,壓力就會轉為持續學習、進 步的動力。 仁愛院區院長 陳修聖 學歷 ●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在職專班 ● 國立臺灣大學EMBA(會計及管理決策組) ●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 ●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院長 ●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副院長 ●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副院長 ● 北市聯醫外科部主任 ● 臺北市立大學兼任教授 ● 臺灣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守護神 早產兒通常被定義為出生在37週以 下,越小的早產兒可能面臨更多併發症問 題,成長過程充滿挑戰。過去幾十年中, 臺灣早產兒的存活率不斷提高。現在除了 要確保早產兒不僅存活,更要追求健康。 「我都會跟爸媽講,早產兒要『過五關斬 六將』,我們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度 過。」和平婦幼院區方麗容醫務秘書說。 ▍整合團隊一站式治療 不必奔走求醫 為此,北市聯醫建立跨專業的照護 團隊,從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到社 工師、藥劑師、個管師等等,從早產兒 出生,依寶寶及父母親個別性,給予一 對一照護指導和評值、發展性照護、袋 鼠式護理、母乳哺育,以家庭為中心的 出院準備服務,多元化出院護理衛教與 出院後的持續追蹤及關心。 整個環境建立在「發展性照護」和 「袋鼠式護理」的基礎上。發展性照護是 從早產兒的行為中了解需求,同仁會與父 母一對一合作,指導他們照顧孩子,袋 鼠式護理是讓照顧者的皮膚接觸早產兒, 感受到體溫和心跳,就像在母體內一樣。 方醫秘提及,聯醫同仁會在保溫箱模擬子 宮的環境,「我們用罩子隔絕光線,創造 一個較暗的環境,甚至使用分貝監測器, 確保空間安靜。」 度過危險期後,同仁鼓勵家長多參 與孩子的照護,例如,觸摸孩子、講話 等,因為出院後,他們將是主要的照顧 者。出院前,家屬可以在醫院過夜,即 使是24小時照護,團隊也會提供支持。 此外,出院前團隊會提供多元化的衛教, 透過家庭溝通會議,確保家長了解孩子 的目前狀況以及出院後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們的門診追蹤會在矯正年齡6 個月、1歲、2歲各追蹤一次,有時甚至 到3歲或5歲。」自民國84年起,聯醫 與早產兒基金會、新生兒科醫學會合作, 對體重小於1500克的孩子進行追蹤,以確 保孩子在發展上不落後於其他同齡孩子。 守護小小孩平安長大 早產兒一站式照護+完整追蹤 方麗容 醫師 受訪者 方麗容|和平婦幼院區醫務秘書、兒童醫學部主任 聯醫針對早產兒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全人照護已行之有 年,不僅整合各科專業團隊提供一站式的診療,早產兒出 院後更會進行長達兩年的成長追蹤,醫務秘書方麗容表示, 全方位的照顧,旨在呵護每一個孩子平安健康長大。
7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對出生在聯合醫院或門診的孩子,年齡 小於3歲,啟動兒童家庭責任醫師制。 主要目的是接觸到家庭,將醫療服務引 入社區。 方醫秘說明,早產兒出院後,配合 「兒童家庭責任醫師制度計畫」,原照 護團隊到家裡進行家庭訪視,配合低出 生體重兒居家照護計畫,進行收案及進 行早產兒電訪、視訊及家訪,心智發展 檢查提醒、追蹤及登錄。 家訪頻率大致為6個月一次,並且 每1到2年進行一次。針對居家環境提 供安全建議,例如插座高度、桌角圓滑 度等,目標是盡量減少家中的潛在危險 因素,此外也關注親子互動,評估照顧者 的心理狀態和壓力水平,提供社工支援。 「我們相信,只有在父母和孩子都身心健 康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健康的下一代。」 方醫秘擁有30多年的新生兒科醫師 經驗,見證許多出生體重不到1公斤的 孩子健康平安長大,使她對早產兒照護充 滿熱情,她也表示未來聯醫同仁將繼續 努力,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茁壯成長, 以家庭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照護。 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為極低出生體 重,而小於1公斤的被視為超低出生體 重。這些孩子各方面可能會與一般孩子 不同,所以出院後的追蹤非常重要。早 期發現問題並進行早期治療,評估身高、 頭圍、體重、營養狀態,身體檢查、神 經發育、粗動作、心智發展等,並視需 要時安排視力或聽力檢查。 出院的早產兒會舉辦「早產兒畢業 典禮」,贈予手工縫製的平安御守及客 製化的畢業證書送給家長,疫情期間也 舉辦線上畢業典禮並製作影片贈與家長, 除了溫情滿滿,也增加家長照護信心。 出院後,各院區會舉辦早產兒回娘 家、支持團體等活動,溫馨慶祝孩子平 安成長。方醫秘有感而發:「當我看到 孩子長大回來,覺得很棒、很有成就感。 即使有些孩子可能沒有辦法存活,我們 也會有安寧照護,依照每個家庭的宗教 信仰給予支持,實現全人照顧最後一塊 拼圖。」 ▍定期追蹤+家訪,讓孩子更安心長大 聯合醫院的另一項特別計劃,即早 產兒的居家訪視。自從109年開始,針 ▲ 聯合醫院提供早產兒居家訪視服務、並定期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溫馨慶祝孩子平安成長。 (圖/方麗容醫秘提供) 跨專業照護團隊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陪伴成長,以家庭為中心 的出備服務,多元化出院護理衛教及出院後的持續追蹤及關心。
透過閱讀處方箋 打開失智知識的一扇門 8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守護神 您認為自己了解失智症嗎?根據衛福部調查,直到 111 年 年底,臺灣已有將近32萬人得到失智症。為了因應失智 人口的增加,北市聯醫與博物館、臺北市立圖書館合作, 推動「社會處方箋」建構失智友善環境,也提升大眾對於 失智症的認識。 隨著高齡化社會及失智人口的增加, 每個人的生活周遭均有機會遇見失智者, 所以營造失智友善環境成為各國努力的 方向。衛生福利部「失智症防治照護政 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提出之目標,為 建構失智友善支持性環境,共同凝聚鄰 里力量、守護失智者及高齡長者。國民 健康署也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 而失智友善社區的四大元素包括:友善 居民、友善組織、友善環境與社會參與。 讓失智症患者及照顧者放心走入社區, 使他們受到應有的尊重、支持與關懷, 並且有機會參與喜愛的社區活動。 ▍ 「閱讀處方箋」增進失智友善與家庭 照護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 經內科主任劉建良表示,失智症照護雖然 也能透過藥物治療,但首選還是非藥物治 療。近年國內各地藝文場館陸續響應推 廣與提供失智友善服務,讓失智症家庭 能自在安心的參與藝文活動。北市聯醫 撰 稿 者 劉建良|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 門診時間 週一、五上午/週三下午(和平) 週二下午(婦幼) 劉建良 醫師
9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北市聯醫與北市圖合作,推出「閱讀處方箋」加強失智症相關 知識推廣,增進照顧者照護能力、營造失智友善環境。 更逐年推動超過十項社會處方箋,與不 同的博物館及各種友善組織合作,今年 更擴展失智者處方箋到臺北市立圖書館, 共同推出社會處方之「閱讀處方箋」。透 過辦理讀書會與線上書展,將圖書館藏 書與影音等豐富資源介紹給失智症家庭, 讓照顧者能透過閱讀書籍,學習失智症照 護技巧與知識。失智症家庭能藉由參與 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活動活用圖書館資源, 也幫助照顧者減輕負荷,這就是全臺首 創的失智症閱讀處方箋。 ▍3方案推動閱讀處方箋 一、 辦理「讀書會」,藉由推薦一本失 智症相關照護書籍,讓家屬閱讀後, 再於專業醫療人員帶領下,分享心 得或討論書中疑惑處。至今已於6、 7月共辦理2期讀書會,整體滿意度 達99.3%,預計9月份開第三期讀 書會。 二、 透過專業醫療人員收集失智症相關書 籍,進行好書推薦,並上架臺北市 立圖書館總館網站,北市聯醫端也 將網站連結推播,讓更多失智症家庭 及一般民眾受惠於圖書館公有資源。 三、 志工失智症教育訓練:針對圖書館志 工辦理初階和進階的失智症教育訓 練。藉由初階課程認識失智症,讓 圖書館服務志工能理解和認同失智 者,再藉由進階課程,透過讓志工 實際與失智症患者接觸,來了解與 失智者溝通互動的STE2P技巧(微 笑-Smile、謝謝-Thanks、眼神 接觸-Eye Contact、擁抱當下- Embracing the moment、耐心- Patience)。 劉建良說,透過與圖書館合作的閱 讀處方箋,希望增進公眾及失智症家庭 利用公有資源,強化失智症識能,發起 主動學習;同時透過圖書館人員進行失 智症識能訓練,模擬與失智者互動場景, 讓圖書館服務者在面對失智者時可以更 以平常心態對應,透過本次合作活動, 相互學習成長。 ▲ 將圖書館藏書與影音等豐富資源介紹給失智症家 庭,讓照顧者能透過閱讀書籍,學習失智症照護 技巧與知識。 閱讀處方箋: 好書推薦
解封後更要注意 對應高齡社會 醫籲流感疫苗施打 流感疫情! 10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守護神 前幾年眾人謹慎防疫,除了新冠肺 炎外,其他病毒的傳播也減少了。仁愛院 區家庭醫學科醫師鄒曉婷說明,雖然現 在的新冠肺炎表現多為輕症,但目前很 多人感染新冠沒有篩檢,誤以為只是輕 微感冒。然而呼吸道感染常見不只一種 病毒同時感染的情形,尤其在免疫力比 較差的族群,如果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 重症風險會大幅增加。 ▍疫情打亂病毒好發季節 以往流感的高峰期通常是在秋冬季 節,大約在每年的11月之後到隔年的3 月左右。但是今年情況比較不一樣,由 於前幾年的疫情抑制,有些病毒在本來 不流行的季節出現,可能與全球疫情和 生活習慣改變有關。過去的幾個月中, 已經出現了不少流感案例。 65歲以上的老人為優先接種流感疫 苗的對象,因為他們感染流感後的重症和 死亡風險最高。有些人擔心老年人接種流 感疫苗後的保護效果不佳,但對於高齡族 群來說,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通常較差, 即使接種疫苗也並不能完全保護其不受 流感病毒感染,但確實能有效且大幅降 低感染流感後併發重症的機率和死亡率。 鄒曉婷 醫師 受訪者 鄒曉婷|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二下午、週四上午 在新冠疫情之後,施打流感疫苗變得更加重要。醫師提醒, 因為人們之前減少了接觸,解封後近兩年來,流感疫情的 嚴重度可能會上升,尤其是免疫系統老化的高齡族群,面 對流感仍不可不慎。
11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其實最近幾年,由於疫情的關係, 高齡族群的施打率有逐漸增加。」鄒醫師 指出,在疫情前,老人們接受流感疫苗的 意願不是太高,但現在人們的觀念有所改 變,這是好的現象。流感疫苗通常不會引 起嚴重的副作用,較常見是注射後局部的 紅腫和肌肉痠痛。另外,有些人會在接種 後輕微發燒或噁心,或產生皮膚紅腫等輕 微症狀,通常在一到兩天內會自行恢復, 不會持續太久。 在高齡者中這些副作用的比例更低, 大約在5%到15%之間。至於嚴重副作 用如過敏性休克等,則非常罕見。嚴重 過敏反應通常會在接種後的30分鐘內發 生,所以在接種後可以在接種場所稍作休 息觀察,若有狀況能有醫護人員在場提 供協助。總的來說,流感疫苗相對安全, 老年人可以放心接種。 流感疫苗施打確切日期會根據疫苗 採購情況而每年略有不同,通常都在10 月初或10月中開始。接種地點包括各級 醫療院所、衛生所和健康中心等處。為了 方便民眾,有些社區也會特別與醫療院所 合作設立社區流感疫苗接種站。從中央衛 服部到地方的衛生局,在流感疫苗接種季 都會提供接種的資訊,年長者若不清楚也 可以與居住地的里長聯繫尋求相關資訊。 ▍長者最常忽略的營養:蛋白質 日常方面,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高齡族群應該保持均衡的飲食,許多維 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鋅」)都與免 疫系統有關,各種蔬菜、肉類、海鮮都 含有這些營養素。特別要注意的是,免 疫系統要能正常運作,蛋白質在其中扮 演很重要的角色。老人家常會刻意去補 充營養品,卻忽略食物中的優質蛋白質。 其實飲食中的肉類、蛋、豆、奶類等都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另外,保持愉快心情、規律運動對 於免疫力的提升也很重要。身體狀態佳的 長者,不應把日常散步視為有效的運動。 真正能提升健康狀態的是中等強度的運 動,比如快走、慢跑或游泳。世界衛生組 織針對65歲以上長者的運動建議同樣是 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所 謂中等強度通常要達到稍微會喘的程度。 這幾年大家很熟悉的防疫方式:戴 口罩、勤洗手,對於高齡族群來說,仍 是非常重要而且確實有用的。接下來慢 慢進入秋冬,流感疫情漸漸升溫,老人 家要特別注意。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皆為四價流感疫 苗,要特別提醒的是,流感疫苗在接種後 大約需要兩週左右的時間,免疫系統才 能達到足夠的保護力,因此流感疫苗開 打時,建議長者們應盡早接種。流感疫 苗的保護效力通常維持約6個月,並且 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別可能有所不同, 故即使去年或過去幾年已經接種過流感 疫苗,也應該每年重新接種,以建立充 分的保護。 對高齡族群來說,因其免疫系統通常較差,即使流感疫苗預防感染的保 護力並非百分之百,但確實能大幅降低流感引起的重症與死亡率。
1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擁有一雙好鞋,是影響身體姿勢的重要關鍵!從健康角 度出發,醫師傳授挑選適合鞋款的秘訣,讓你穿得好看 又兼顧健康。 怎麼選鞋? 適合自己的天選之鞋 醫師教你挑出 受 訪 者 武俊傑|復健醫學部主任 武俊傑 醫師 鞋子對於足部來說非常重要,不合 適的鞋會影響站立和走路的姿勢,進而 改變整個身體的結構。即使穿著對稱的 鞋子,某些人因為腳本身的長度不同(長 短腳),而導致步行時有問題。長時間 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可能會導致骨盆和 脊椎變形,進而引發脊椎側彎等問題。 ▍長短腳引發脊椎側彎 「長短腳這個情況算蠻常見的,很 多脊椎側彎的根源都是在長短腳。」復 健醫學部主任武俊傑指出,多數人不太 會意識到這件事情,臺灣人脊椎側側彎 的比例約在20:1,在國小、國中學校的 健檢,通常會檢查是否有脊椎側彎問題, 發現的機率相對高,但越早矯正,回復 正常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脊椎變化太大,對身體會造成 不可逆的影響,所以利用適合的鞋子來矯 正脊椎側彎是方法之一。長短腳落差在1 公分以內,可使用鞋墊來調整,超過1.5 公分以上,就需要特殊的加高調整。 門診時間 週一、五上午/週三下午(中興)
13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選擇對的鞋子減輕雙腳負擔 有些人天生有O型腿或S型腿(較 外八),年紀大了之後會有膝關節問題, 導致膝蓋磨損,針對這些情況,武主任 建議,可以選擇特殊的鞋墊或鞋子,來 幫助調整腳的形狀,減輕不適。 對一般人來說,鞋子要適當地調整、 考慮足弓形狀。例如:扁平足的人可能需 要選擇有足弓支撐的鞋子來矯正,高足弓 的人可以選稍微高一點的鞋子,支撐感、 舒適感都要充足。另外,不同運動和活 動需要不同機能的鞋子,如打籃球需要 跳躍,適合有保護腳踝功能的籃球鞋、 網球鞋要抓地力夠強,而慢跑鞋及久穿 的休閒鞋,則需要有彈性,以減少對腳 底的壓力。 中˙興˙院˙區 長時間地穿著不合適的鞋子,可能會導致骨盆和脊椎的健康問 題,進而引發脊椎側彎等症狀。 對於一些特別的鞋款如高跟鞋,武 俊傑提到,可放入柔軟且有彈性的鞋墊, 並選擇稍大一點的尺寸,減少足部不適。 夾腳拖等潮流鞋款不太符合人體工學, 不要長時間穿著,應適當讓雙腳休息。 如果遇到需穿跟鞋或特殊鞋款的場合, 可適當加入鞋墊調整,並在空暇時間換 穿其他舒適的鞋子,減輕腳部負擔。 長時間站立的工作,可考慮選擇一 些具備特殊設計的鞋子。首先,要選擇 前方稍微寬一點的楦頭,避免大拇指外 翻,鞋底要足夠軟,但後跟稍微硬一點, 避免腳後跟受壓變形。另外,選擇適合 足弓的鞋墊,以保護足部健康。 最重要的是為雙腳選擇適合的鞋子, 並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合適的鞋墊,長期的 舒適穿鞋體驗,才能穩定保護腳部健康。 ▲ 選擇適合的鞋子,並在不同情況下選擇合適的鞋墊,才能穩定保護腳部健康。
1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什麼是「枕神經疼痛」?這種疼痛與頭痛伴隨的頸部疼 痛有何關聯?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枕神經疼痛」?治 療疼痛只是治標,從生活習慣根治才是康復之道!相關 問題醫師來解答。 高瑛 醫師 躺在床上滑手機,突然頸後傳來一 陣陣疼痛,酸麻感不僅蔓延至頭部,甚 至肩膀、手腳也感到麻木⋯⋯小心!困 擾現代低頭族的「枕神經疼痛」也可能 找上你了。 中興院區神經外科醫師高瑛說 明,枕神經疼痛是指枕神經(occipital nerve)受到夾擠導致的神經痛症狀。此 疼痛多半會是後腦接近上頸線(superior nuchal line)的地方有一個激痛點,按壓 此處會引起放射狀的頭痛,從後腦勺延 伸至頭頂、側面、甚至眼睛後方。 ▍長期不良姿勢,引發枕神經疼痛 引起枕神經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幾項: 外傷(直接撞擊、高位頸椎骨折,或是 頸部揮鞭性損傷導致頸椎第二節神經根 壓迫)、神經腫瘤、頭頸椎關節移位或 發炎等等。在臨床上遇到的病患以女性 為多,也有50歲上下的女性,但此症狀 與年齡和特定族群似乎沒有太大的關聯, 主因是「長時間固定姿勢」,導致頸部 肌肉僵硬引起疼痛。有些人可能因為長 期仰頭工作,或喜歡在床上看書、追劇, 長時間保持不良的頭部姿勢,導致疼痛 發生。 受 訪 者 高瑛|中興院區神經外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二、三、四上午 當心追劇過度 「枕神經疼痛」症狀加劇 從脖子痛到頭!
▲ 長期仰頭工作、或喜歡在床上看書、追 劇,長時間保持不良的頭部姿勢,導致 疼痛發生。 15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要真正徹底解決枕神經疼痛,還是要依靠自己有自覺的調整不 正確的身體姿勢和改變生活習慣,避免再度復發。 中˙興˙院˙區 部分患者可能會自己嘗試吃藥或者 忍耐一段時間,但當疼痛持續較長時間並 影響生活品質時,他們才會尋求專業的 幫助。高醫師提及,偶發性的枕神經疼 痛,有機會以藥物緩解,但若症狀持續 或程度增加,以及合併其他神經學症狀, 如手腳麻木,則建議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排除其他嚴重的神經病變。 一般而言,醫師會使用保守治療方 法,如採用藥物、物理治療等。另外也 會建議病患嘗試頸部的伸展,像是頸部 下壓或側拉運動。若症狀嚴重則可以考 慮經皮下注射類固醇以達到疼痛緩解的 目的。少部分病人由於疼痛經保守治療 未見改善,或是外傷導致的枕神經疼痛, 就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減壓枕神經。 ▍止痛治標不治本,日常保健要注意 不論是追劇或是工作,頸椎的保健 不外乎就是注意姿勢,避免過度前彎或後 仰。看電腦、平板每30分鐘建議稍作伸 展及活動,以維持肌肉血液循環。在大眾 運輸工具上,幾乎大家都是手機低頭族, 過小的螢幕注視太久,也會引起頸部和 眼部肌肉僵硬,建議勿注視太久。此外, 若頸部疼痛症狀嚴重,可以考慮短期使 用頸圈緩解頸部僵硬及肌肉發炎狀況。 醫師治療的主要目標是緩解病患疼 痛,仍然不能完全根治問題,要真正徹 底解決枕神經疼痛,還是要依靠自己有 自覺的調整不正確的身體姿勢和改變生 活習慣,避免再度復發。 ▲ 左圖為枕神經解剖構造,右圖綠色及黃色部位為枕神經疼痛可能分布的區域。 (圖片來源/https://healthjade.net/occipital-neuralgia/)
1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好的聽力,有助於預防失智症?失智風險竟與聽力損失密 切相關?民眾家中的老年人若出現失智、重聽等相關症 狀,一定要多加注意。 楊宗翰 醫師 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楊宗翰 指出,臺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 從1960年的2.48%逐年上升,到2023 年已達18.4%。換句話說,目前每5位臺 灣人中,就有接近1位是65歲以上的老 年人。從數據可見臺灣的人口老化情況相 當嚴重,這對於社會福利、醫療資源、勞 動力供應等方面都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 根據PSA華科基金會2019年發布 的全臺最大規模高齡聽力篩檢報告顯示, 臺灣65歲以上年長者約有40%為失能 性聽損,這一比例遠超過WHO統計的 33%。此外,75歲以上則是每兩人幾乎 就有一人為聽損(47.9%),85歲以上 更是接近一半的人有聽損。這些數據揭 示,隨著年齡的增加,聽損的盛行率也 隨之上升。 而依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我國65 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為4.97%, 也就代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20 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目前估計全國 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罹患失智症的人 數約為13萬人。 受 訪 者 楊宗翰|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 門診時間 週三、六上午 防老人聽損注意事項 重聽者失智率也飆高?
17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重聽與失智的因果關係 重聽不僅是由於老化而出現的障礙, 它與失智症確實有著因果關係。重聽會 影響與人的溝通,並削減大腦的認知功 能。在2017年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 議中,醫學期刊《Lancet》的國際委員 會宣布,失智症患者中有35%是由於可 預防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過重和 重聽所引起,其中由重聽所引起的失智 症占9%。 重聽的人因為聽力下降,難以在嘈 雜的環境中分辨資訊,會導致認知功能 下降。耳朵聽力下降會使人與他人的溝 通變得困難,進而影響患者的社交意願。 長時間待在家中,大腦接收到的刺激減 少,容易導致腦組織萎縮和憂鬱,進而 增加失智的可能性,故維護好的聽力, 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保護聽力的日常注意事項 噪音暴露、藥物、吸煙、反覆性中 耳炎、外耳炎或狹窄或耳垢栓塞、高血 壓、高血脂、糖尿病皆是可能導致老年人 聽力損失的因素。而日常生活中,避免噪 音、吸菸、耳部受傷,使用耳塞、不用棉 花棒清潔耳朵,定期檢查聽力、控制高 血壓、血糖、血脂,並確實治療中耳炎, 以上皆能保護並維持良好聽力。 若老年人已經出現了某些程度的聽 力損失,建議使用助聽器等輔具,幫助改 善聽力,減少與聽力損失相關的認知衰 退,此外,特定的聽力訓練、維持社交 互動及健康的生活飲食,都能刺激大腦、 減少失智症的風險。 楊主任補充,聯合醫院有助聽器試 戴服務,可以幫助此類患者,也有人工 電子耳植入的服務,如有相關聽力困擾, 建議至門診尋求進一步的治療。 重聽不僅是由於老化而出現的聽力障礙,它與失智症確實有著因 果關係。重聽會影響與人的溝通,並削減大腦的認知功能。 ▲ 耳朵聽力下降會使人與他人的溝通變得困難,進而影響患者的社交意願。 和˙平˙婦˙幼˙院˙區
受 訪 者 陳春森|忠孝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 18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忙著減去身體肥肉,但真的有減對地方嗎?臨床上許多 病患四肢纖細,內臟脂肪卻過高,新陳代謝科醫師提醒 及早注意相關指標,避免慢性病纏身。 陳春森 醫師 脂肪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皮 下脂肪,存在於表皮和肌肉層之間,例 如啤酒肚,實際上是位於表皮下的脂肪。 與健康有關的另外兩種脂肪,即內臟脂 肪和異位性脂肪,內臟脂肪位於肌肉層 內,主要分布在腹部,而異位性脂肪較 為罕見,如果附著在腎臟,通常是血管 脂肪瘤,不會對腎功能造成影響;然而, 如果附著在心臟,可能帶來風險,需要 透過心臟超音波進一步檢測。 忠孝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 陳春森提醒,年輕男性正常體脂率在1525%、年輕女性則為20-30%,內臟脂肪 過多,會引發代謝症候群:男性腰圍超 過90公分,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同 時合併高血糖、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 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等癥狀,代謝症候群 容易導致糖尿病、血管硬化、心肌梗塞 甚至中風,這些症狀皆與肥胖有關。 ▍檢測體脂方法多 肥胖評估的方法眾多,如體重指數 (BMI)和量腰圍、測量腰臀比,如果腰 臀比超過0.9,代表內臟脂肪較多,然而, 正確的內臟脂肪測量方法需透過電腦斷 層計算,內臟脂肪指數在1-9之間為正 常,10-14表示輕度偏高,15-30則為中 度偏高。儘管精確,但費用高昂且涉及 輻射線風險,對身體可能產生副作用。 瘦子也可能內臟脂肪過高! 內臟脂肪標準是多少? 門診時間 週一、三、五上午/週二下午/週一晚上
19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 體脂肪數值需要維持在正常範圍,過低也不盡理想。 而檢測體脂肪的方法,包括在健康 中心或運動中心使用類似體重計的儀器, 稱為InBody。由於人體主要由水組成, 具有導電性,這種儀器利用水的電阻和 導電性來分析體脂肪。然而,在不同的 身體狀況下(例如剛喝水或進食),檢 測內臟脂肪的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因 此儀器的準確性有限,僅能作為參考。 陳主任提及,聯合醫院引進一種介 於電腦斷層與inbody 兩者之間的機器: DXA雙能量X射線掃描儀,其測量內臟 脂肪精確度超過90%,幾乎無輻射風險。 測量一次需自費1200元,市面體檢中心 檢測體脂雖然只需數百元,但無法分辨 皮下脂肪或是內臟脂肪,如果想要更深 入的量測,可以選擇DXA。 內臟脂肪數值需要維持在正常範圍, 過低也不盡理想。陳主任指出,腎上腺 素、性類固醇等賀爾蒙需要脂肪來合成, 過低或過高的體脂肪都會帶來健康問題, 「芭蕾舞者症候群」即為一例,女性體脂 降至20%以下,可能會引發停經等問題, 導致不孕症。 ▍飲控+運動 控制內臟脂肪 體脂過高,就需要減重,一般建議 飲食控管和運動兩者缺一不可,每日攝 取熱量根據工作和活動量來調整,並挑 選合適的運動,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都 是不錯的選擇,但年紀大的族群須視身 體負荷程度,由輕度有氧循序漸進。 若減重狀況不理想,建議諮詢醫生, 考慮加入減肥藥物。代謝症候群若持續, 會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早 期發現並降低體脂肪包括內臟脂肪,對 改善生活品質、預防多種疾病都有助益。 忠˙孝˙院˙區 內臟脂肪過多,會引發代謝症候群,容易導致糖尿病、血管硬 化、心肌梗塞甚至中風等症狀。
滿眼通紅的「結膜下出血」讓人怵目驚心,但多數人卻 不會有不適感或視覺上的影響,遇到此種情況該如何處 理?是中風的前兆嗎?其成因與相關的眼睛保健方式為 何? 讓眼科醫師為你破除迷思。 眼睛怎麼紅紅的? 張延瑞 醫師 「結膜下出血」要警覺 受 訪 者 張延瑞|陽明院區眼科主任 門診時間 週一、四上午 20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外觀上,眼睛可分為眼白和棕黑色 部份,眼白實際上由表面的結膜、結締組 織和最內部的鞏膜組成。結膜是半透明的 一層組織,白色的鞏膜在其後,故眼白呈 現白色,角膜則是眼表面棕黑色部分的 最表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說明, 結膜下出血就是結膜下的血管破裂,造成 眼白紅腫,類似皮膚上的「瘀青」概念, 但血液在眼球並不外流,而是積存在透 明的結膜下,導致眼白明顯發紅。 ▍結膜下出血與中風無直接相關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醫學 大學等單位,曾針對結膜下出血提出研 究報告,顯示有結膜下出血症狀的人, 中風機率較一般人高;然而其他國際上 的大規模流行病研究,扣除共病對數據 的干擾後,結膜下出血與中風無「直接」 關聯,不必過於擔憂。常見舉重、便秘、 高血壓、劇烈咳嗽、打噴嚏、或用力過
21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控制血壓,避免過度用力 張主任提醒,結膜下出血相關的眼 睛保健,第一個還是要控制平日的血壓, 血壓太高的時候,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會流 血不止,年紀稍微大一點、血管硬化的族 群也要特別注意,其次重訓、提重物導致 腹壓上升、外力刮傷或刺傷眼睛等狀況, 都有可能導致結膜下出血。 平日飲食建議以清淡為主,中醫所 謂的「火氣大」指的就是食物屬性較為燥 熱,存在體脂肪或血液當中,造成血管刺 激,而產生發炎、腫脹等狀況,可能會 讓出血更容易發生。日常重口味、醃漬、 添加香料的東西適度的吃,不宜吃太多。 總之,結膜下出血與中風並非直接 相關,大多數情況下無需特別擔心。保 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血壓、避免過 度用力,可以減少結膜下出血的風險。 如有不適或疑慮,建議尋求眼科醫師的 專業建議。 度等情形下,結膜下的微血管或小動脈 可能會破裂出血,造成眼睛紅腫。 大多數病人並不自覺結膜下出血, 通常是被他人指出或照鏡子時發現。如 果無疼痛或視覺模糊,就無需過度擔心, 即便出血範圍較大,亦不會對眼睛造成問 題。但如果眼睛感到不適,如有腫脹感, 疼痛或其他症狀,也可能是病毒感染引 起的結膜下出血,建議至眼科掛號進一 步診斷。 治療過程中,紅眼症狀需要一到兩 週才會完全消退,就像瘀青消退的時間一 樣。另外,如果長期反覆多次出血,要懷 疑有凝血異常疾病,建議檢查凝血因子 是否正常、有無血友病史,大多數的人 都是某條血管特別脆弱,一直反覆破裂, 這時候注意減少用力、多吃維他命C幫 助修復,或能避免出血症狀頻繁發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血壓,避免過度用力,可以減少結 膜下出血的風險。如有不適,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 陽˙明˙院˙區 ▲ 結膜下出血以觀察為主,不需特別治療,紅眼症狀可能需要一到兩週才會完全消退。
22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許多人喜歡在聚餐時和朋友小酌幾杯,但您是否好奇 過,為什麼有些人喝一杯就滿臉通紅,有的人喝了千杯 臉色卻毫無變化呢?國民健康署指出,喝酒臉紅不是保 護色,而是「警告色」。酒後臉紅常會被認為是肝好、 心臟強,但其實喝酒容易臉紅的人反而要更注意酒精對 身體的傷害。 撰 稿 者 黃名琪|松德院區院長、成癮防治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四上午 您喝酒會臉紅嗎?您曾看過周遭朋 友酒後臉部漲紅嗎?根據研究,酒精進 入體內會先代謝成乙醛,再分解成乙酸, 最終變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喝酒 臉紅表示酒後體內短時間累積乙醛,而 乙醛未能順利分解的表現。乙醛的快速 累積也會帶來頭痛、心悸、噁心或是嘔 吐等症狀。 ▍酒後乙醛不易代謝造成臉紅 酒後容易造成乙醛堆積,一個常 見的原因是天生的基因變異,使得代謝 乙醛的酵素(乙醛脫氫酶)功能缺陷, 導致飲酒後乙醛無法正常被分解,讓臉 部漲紅。這些天生的基因變異中,有一 個常被研究的基因位點,稱為rs671; rs671在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研究中,證實 喝酒容易臉紅嗎? 小心酒精不耐症體質 可能加重腦神經損傷
23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喝酒會臉紅表示有乙醛代謝不良的基因缺陷,更容易受到酒精帶來 的腦神經損害。飲酒亦會增加罹癌風險,喝酒前應當慎思再三。 ▲ 聚餐小酌之際,也不能忽略酒精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應斟酌飲酒。 和酒後臉紅有密切相關。這個rs671的 基因變異,或被稱為酒精不耐症體質, 常見於東南亞國家,而臺灣比率居全球 之冠,高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和國家 衛生研究院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合作 研究中,檢測147名酒癮個案和114名 健康受試者體內的rs671基因變異,並 且分析血液中一個反應腦神經損傷的分 子(NFL,中文譯為神經絲輕鏈)的濃 度。研究發現,酒癮患者體內的NFL濃 度高於健康受試者,而具有rs671基因 變異者,也就是具有酒精不耐症體質者, 具有更高的NFL,肝功能異常也比較嚴 重。所幸經過兩週的酒精解毒治療(或 說戒斷治療),NFL在體內有逐漸下降, 至於停酒多久才能恢復正常,目前研究 上無法得知。 ▍若有酒精不耐體質 應謹慎飲酒 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說,這個研究 結果揭示了酒精對大腦的傷害可能比我 們想像的更為嚴重;而這意味著喝酒會 臉紅的人更容易受到酒精帶來的腦神經 損害,程度也可能更為嚴重。所以,不 要再陷入錯誤迷思,誤以為酒後臉紅是 肝好、心臟強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聯合國已經將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其 他的一級致癌物如空氣中的PM2.5), 也證實飲酒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因此, 您若具有一喝酒就臉紅的酒精不耐症體 質,表示在酒後不容易代謝乙醛而容易 累積在體內,所以在飲下杯中物之前, 應當慎思再三。 松˙德˙院˙區 ※ 研究成果發表於歐洲精神醫學與臨床神經科學期 刊,2023 年 6 月 14 日。 http://doi.org/10.1007/s00406-023-01635-5
24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社恐」一詞所指的是「社交焦慮症」,或稱「社交恐懼 症」,顧名思義,罹患社交焦慮症的患者在社交場合中會 感到非常的焦慮、恐懼,近期日本動畫《孤獨搖滾》便以 幽默、詼諧的方式將青少年社恐者的人格特質與心境做出 詮釋,但在生活中,青少年社交焦慮症其實經常被忽視, 以下由醫師介紹相關症狀及治療方法。 焦慮症是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心 理健康問題之一。過往研究顯示,將近 10%的兒童青少年有社交焦慮症,而近 年來「社恐」一詞更是在網路上廣泛流 傳,指的正是這些深受人際關係壓力所 苦的孩子們。 社交焦慮症的核心症狀,包含擔心 自己會在眾人面前出糗,一旦受到注意就 感到焦慮,甚至出現如心跳加快、喘不過 氣、冒冷汗、胃部不適、腦袋一片空白、 肌肉僵硬緊繃等症狀。患者可能為了避 免焦慮而減少與人交流、迴避注視他人, 逃避新環境、上台演講報告等特定場合, 這樣的情況會對孩子的人際關係和學校 適應產生許多負面影響。然而,社交焦 慮症常被忽視,許多孩子因為出現拒學 問題而就醫,經過仔細評估後才發現背 後隱藏著嚴重的社交焦慮症狀。 問題檢測社交焦慮症 撰 稿 者 李宛臻|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四下午(青少年人際壓力調適自費特別門診) 週三下午/週五早上(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 您的孩子有「社恐」嗎? 李宛臻 醫師
25 雙月刊 No.180.2023.9月 自112年9月起,臺北市立聯合醫 院松德院區將開辦「青少年人際壓力調 適特別門診」,由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 科醫師和臨床心理師,對於社交焦慮的 孩子提供深度完整的身心評估,並依據 評估結果量身訂做個別治療計畫,期望 能為這群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模式。 ▍社交焦慮症自我檢測 Mini-SPIN(Social Phobia Inventory) 是一個使用李克特氏五點量尺計分的 自填量表,總共包含3 題,可快速篩 檢受測者有沒有社交焦慮問題,其敏 感度(sensitivity)為88.7%,特異度 (specificity)為90%,具有良好之信效 度,測驗題目如下: 松˙德˙院˙區 家長可透過測驗了解孩子是否可能有社交焦慮問題,並考慮進 一步到青少年人際壓力調適特別門診進行完整評估。 ▍社交焦慮症的成因和治療 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李 宛臻說,社交焦慮症的成因複雜,尚無定 論,和先天遺傳特質及後天環境因子可 能皆有關聯。孩子如果有傾向負面思考、 缺乏自信、自我要求過高、過度在意他人 評價等特點,更容易出現社交焦慮症狀。 若過往曾有受到霸凌、兒時創傷等負面 經驗,也可能讓孩子在面對與人交際的 場合倍感壓力。 此外,若孩子合併某些精神科診斷, 例如憂鬱、自閉症、思覺失調症等,都有 可能影響其社交能力、社交技巧,或以社 交退縮為早期之表現。治療社交焦慮症, 需同時結合藥物、放鬆技巧訓練和認知 行為治療等多種方法。 請依照您過去一週內的狀況作答以下題目: (1) 我會因為害怕自己會尷尬、出糗而避免做一些事或與人說話: 0. 沒有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度 (2) 我會避免參加那些會讓我成為注意焦點的活動: 0. 沒有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度 (3) 害怕當眾出糗或看起來很笨拙的樣子是我最害怕的事之一: 0. 沒有 1. 輕度 2. 中度 3. 重度 4. 極度 ※本量表翻譯自mini-social phobia inventory(Mini-SPIN) ※ 參考網址: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668666/ 每題答0計為0分,答4則計為4分,總分最高為12分,若您的孩子總得分達 6分以上,可能有社交焦慮問題,可以考慮進一步到松德院區的青少年人際壓力調適特 別門診進行完整評估。
26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訊 Taipei City Hospital 健康e寶箱 e 當心攝取過量的潛在風險 維他命C吃越多越好? 許多人每天都習慣吃保健食品,更有人天天都會來上一 杯維他命C氣泡飲,希望能提升免疫力。但其實所有的 保養品都應適量補充,即便是常被大眾認為補充越多越 好的維他命C仍潛藏著另類的風險,可能使得癌症較難 被發現而延誤病情。 鄭玠豪 醫師 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民眾 大行養生之道,因此使用各類保養品幾乎 成了全民運動。吃的保養品更是以維他 命系列最為民眾喜好,不論是電視廣告、 健康節目、網路文章,都全天候的不斷宣 傳。維他命C時常被提及的功效包含活 化免疫系統、改善身體耐力、保護心血管 等。常見的維他命C營養品形式是發泡 錠,只要丟進水杯裡待溶解完畢即可飲 用,對於各個年齡層來說使用都很方便, 且有多種口味可以選擇。所以民眾常常容 易在不知不覺中重複攝取過量的維他命 而不自知,更沒有意識到有時候這些過量 的維他命可能會造成大家沒想到的後果。 以下分享一個案例:一位75歲長者 平時身體硬朗,唯一困擾他的就是退休 後這10年間時常會有輕微腹瀉情形,他 也有就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此後固定 回診追蹤,腹瀉症狀一直持續。長者平 時有服用各類維他命的習慣,尤其是每 天使用維他命C發泡錠,當成開水喝。 撰 稿 者 鄭玠豪|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 門診時間 週一、二、四上午(林森) 週三上午(中醫中心)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